第六篇教育写作
第一章教育写作
命 题 架 构
教育写作教育写作的五种思维能力审题的思维能力
拟题的思维能力
立意的思维能力
选材的思维能力
布局的思维能力
教育应用文教学计划
教育工作总结
教育随笔
经典范文
考 情 追 踪
本章考查考生对教育应用文写作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考生熟悉教育行业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各类应用文,了解教育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可作为了解性知识。
名 师 课 堂
第一节教育写作的五种思维能力
一、审题的思维能力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个步骤,是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审题即对标题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范围、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乃至写法。审题是一个系统程序,贯穿于阅读、写作的全过程之中。
审题思维的主体过程是对题目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既包括抽象思维的理解,也包括形象思维的理解。抽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的理性分析去理解题意。对作文所提供的文字材料,需要通过分析来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其实质。形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去理解题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有效配合,才能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明确写作目的。
二、拟题的思维能力
拟题,就是给文章确立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好的标题,会使阅卷人眼前一亮,为考生得到满意的分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形象、简洁、别致、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目的。
拟题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概括能力,首先应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只有明确了中心思想,所拟的标题才会正确体现中心思想。其次,要从中心思想出发,选择合理的和新颖的概括角度。 拟题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除了概括能力之外,还要求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三、立意的思维能力
立意是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即确立中心思想。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是文章写作的起点。
在确立中心思想时,要培养辩证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做到见解深刻并富有新意,在思考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辩证思维。我们所要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所思考的某一具体对象,因为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或对象时也必须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在这一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辩证思维应当成为形成中心思想的主要的思维形式。
四、选材的思维能力
选材,就是要对众多的原始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使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根据选材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锻炼思维能力:
1.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选择材料要围绕中心思想,符合中心思想的需要。
2.选取真实确凿的材料
选取真实确凿的材料,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
3.选取典型意义的材料
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
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首先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新鲜感。生动的材料是指材料本身以及作者对材料的表述的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
五、布局的思维能力
如何对材料进行组合和安排,这就是布局。布局反映在形式上,首先就是层次与段落的先后关系。确定文章的布局,主要运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它的具体要求如下:
1.要有完整性
结构的完整性是内容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2.要有严密性
文章结构完整而不残缺,这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
3.要有连贯性
文章结构完整、严密,可以保证内容的完整、严密,而结构连贯性的要求,则可进一步加强文章的整体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以上三点就是体现在谋篇布局中的思维能力,只有布局安排合理,整个文章才能紧凑,才能无懈可击。
本节的考点是掌握教育写作中的五种思维能力,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去。该考点考生可作为论述题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