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编写教案
一、教案的含义
教案也就是课时计划,即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课题所作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案要求教师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找出一堂课讲授内容的基本思想、重点和难点,确定本堂课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同时要考虑一堂课如何进行(进行的步骤)、课的结构、课时的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具的准备。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
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这些项目:授课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程名称、教学目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步骤或进程以及主板书设计等。其中教学目的、教学的步骤或进程两项,无论详写还是略写,都是教案必不可少的。教案写好后要反复熟悉,达到熟记的程度,这样讲课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教案示例
(一)语文
【课题名称】 《小橘灯》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小姑娘在黑暗社会中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
2.理解“小橘灯”对烘托小姑娘精神的作用。
3.揣摩修饰词语对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姑娘的精神对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影响与突出作用。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与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按提示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第一课时:突破特定背景中文题、主人翁、“我”的活动线索与感情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第二课时:刻画人物的方法,揣摩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和儿童文学家。她在《冰心全集·自序》中曾说:“我认识孩子烂漫的天真,过于大人复杂的心理。将来的创作,仍要多在描写孩子上努力。”《小橘灯》正是她描画儿童外貌、心理、动作的一朵散文奇葩。
二、解题
文章写的是小姑娘,为什么用《小橘灯》作标题?
提示:小橘灯象征光明,象征未来,它鲜红透亮地照亮生活的前程。小橘灯是小姑娘的化身,用《小橘灯》作标题,就把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形象化了(作为难点,先作提示,待学生把握小姑娘形象之后,再作具体阐述。于难点处质疑启疑, 便于唤起学生思考)。
三、把握小姑娘的形象
1.楼上相识,小姑娘给人怎样的印象?
提示:她的外貌:“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里,用几十个字写了她的年龄、面容、唇色、短发、衣着、光脚。要从这些外貌描写中,去领会小姑娘的“穷苦”。
她的动作和对话。她在说话中,点出母亲病困。这里交代的困境,与“穷苦”外貌的描写相呼应。本文还用了“登上”“摘”“吃了一惊”“缩回”“爬下”,感激地“谢”,“登、登、登”地下楼去了。这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小姑娘在困境中勇于承担重担和镇定自若的神态。总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姑娘虽穷苦但内心充实,惹人怜爱。
2.描写小屋环境有什么作用?
提示:屋子很小很黑,母病睡卧的板铺,小凳子与小矮桌、小炭炉上的小沙锅,锅里的红薯稀饭。这些,显示了小姑娘的困境。尽管处境艰难,面临春节,她却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可见,她的性格坚定而乐观。描写环境,为了写人,以景托人,展示小姑娘心灵美好。
3.围绕小橘灯,本文是怎样描写小姑娘的?
提示: 仔细推敲描述小姑娘做橘灯一系列动作的动词。 “拿”“削”“揉捏(róu niē)”“掏”“放”;“拿”“穿”“挑”“点”“递”。橘瓣给妈妈,体贴妈妈;做灯送客人,体贴他人。小姑娘塑造小橘灯,小橘灯象征小姑娘。
仔细推敲小姑娘赠橘灯时说的话。 “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关照体贴,情意深厚。“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话语亲切,寄情安慰,襟怀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姑娘心灵美好,充满“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艰苦环境的磨炼,父辈言行的熏陶,自我的努力上进,都是形成小姑娘心灵美好的重要原因。
4.课文描述阴沉的天气、浓雾迷茫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等,同那盏小橘灯朦胧橘红的光相对照,这对表达全篇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关系?
提示:天气的阴沉黑暗、浓雾迷茫,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小橘灯朦胧(méng lóng)的橘红的光,象征光明和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以黑暗的天气反衬明亮的灯光,以黑暗的社会反衬小姑娘的心灵美好。有橘灯照前程,从小姑娘看未来。冰心《漫谈〈小橘灯〉写作的经过》:“我……只用最简朴的便于儿童接受的文字,来描述在这一个和当时重庆政治环境、气候同样黑暗阴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事,而一切的黑暗阴沉只为了烘托那一盏小小的‘朦胧的橘红的光’,怎样冲破了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从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在交代时间中照应
提示: 一段“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说明今天追忆的是往事。十三段“十二年过去了”,叙完往事,回到今天,对小姑娘一家深表怀念。
二段“在春节前一天的下午”,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十三段“每逢春节”说明对小橘灯的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作者写文,将届春节,而春节常举办灯会。
三段“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五段“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用看完一张报纸,虚写时间。
二段我的朋友“临时有事出去”,五段“我的朋友还不回来”,十一段“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说明故事是在短暂的半天中,因访友不遇而产生的。
二、在描写景物中照应
提示:四段家“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五段我“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六段“这屋子很小很黑”。由虚而实,由远而近,从照应中体现感觉的层次。
三、在表现人物关系中照应
提示: 小姑娘与“我”的关系。 五段“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六段“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我”的买橘、赠橘,与小姑娘的制灯、赠灯相照应,构成全文的主要情节。
小姑娘与“王春林”的关系。 三段“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七段“我爸爸到外面去了”,“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文章的中心事实是,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后,王春林失踪。一家遭受苦难,促使小姑娘品格的形成。
小姑娘与“母亲”的关系。 三段“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六段“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冰心:“她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为党组织被破坏而离了家,他的母亲受到追踪的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
【板书设计】(略)
(二)数学
【课题名称】 函数的极值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从几何直观理解函数的极值与其导数的关系,并灵活应用。
2.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
3.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导数的基本思想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学会用导数判别函数极值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点是极值点”的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灵活应用导数去解决有关函数极值方面的问题,并逐步养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题1对于函数y=f(x)=2x3-6x2+7,利用函数的导数讨论它的单调性。
同学解答并请上台板演,以帮助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教师讲评后,用多媒体展示教师自己的解答和函数图像(略)。
2.新授
观察函数y=f(x)=2x3-6x2+7图像可知,函数值f(0)比临近x=0点的其他函数值都要大;函数值f(2)比临近x=2点的其他函数值都要小。由教师给出函数的定义(略)。
此时,多媒体画面上的问题1及其图形向左上方适当缩小,在同一画面的右边分段逐渐显示定义。
强调“临近点”的含义,指出函数极值是就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小区间而言的,在函数的整个定义域内可能有多个极大值或极小值,且极大值不一定比极小值大。
多媒体画面上的图形与文字再次向上方适当缩小,在同一画面的下方显示如图:f(x1)<f(x2)。
问题2观察图形,说出在极值点附近函数切线的斜率的正负变化与函数的极值有何关系:多媒体画面中,极值的定义与图2消失,问题1的图形适当增大,并增加对图像上点(x0,f(x0))处的切线x0变化的动画的展示。给出问题2。
在教师的引导下,不难得出:曲线在极值点处切线的斜率为0(本例题中,极值点处的导数为0);曲线在极大值点左侧切线的斜率为正,右侧为负;曲线在极小值点左侧切线的斜率为负,右侧为正。
此时,多媒体画面上的图形及问题2向左上方适当缩小,在同一画面的右边分段逐渐显示出判别f(x0)是极大、极小值的方法(略)。
3.例题与练习
例1求函数f(x)=13x3-4x+4的极值。(教科书上例1,解略)
讲解与展示解题过程与图像时,要使学生能够清楚教师的思维过程、求解的一般步骤与书写的格式。
结合例1展示利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的步骤(略)。
练习1教科书第136页练习第(1)、(2)题。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板演,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检查。讲解后,展示教师的解法、书写和图形。
说明:导数为 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如函数f(x)=x3,在x=0处的导数是0,但它不是极值点(展示此函数的图形)。
例2求y=(x2-1)3+1的极值。(教科书上例2,解略)
讲解时应阐述清楚教师的思路与解题的步骤,完整展示书写的格式与函数的图像。并着重说明: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对于可导函数,导数为0是点为极值点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练习2教科书第136页练习第(3)、(4)题。
4.归纳小结
可导函数的极值与其导数的关系。
函数的极值是就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小区间而言,在函数的整个定义区间内可能有多个极大值或极小值,且极大值不一定比极小值大。
【板书设计】(略)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3.8第1、2题。
课外研究题:
已知f(x)=x2+c,且g(x)=f(f(x))=f(x2+1),设φ(x)=g(x)-λf(x),试问是否存在实数λ,使φ(x)在(-∞,-1)上是减函数,并且在(-1,0)上是增函数。
略解:知c=1,φ(x)=x4+(2-λ)x2+(2-λ)是连续函数,φ′(x)=2x[2x2+(2-λ)]。由φ(x)在(-∞,-1)上是减函数,且在(-1,0)上是增函数,知φ′(-1)=0,得λ=4。
(三)英语
【课题名称】 Junior English for ChinaBook 3Lesson 8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Teaching Materials】
Words: cross, channel, mainland, slow, journey, among, proud, pride, unless, shot, truth
Phrases: come true, slow down,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
Sentences: Among them were his parents.
He is not only the pride of our school, but also the pride of all the people in Hainan.
【Teaching Objectives】
1.Read the passage in Part 3 and try to understand its meaning. Read it fluently and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should be right.
2.Finish all the exercises in this lesson.
3.Master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as four skills:
Words: cross, channel, mainland, slow, journey, among, proud, pride, unless, shot, truth
Phrases: come true, slow down,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
Sentences: Among them were his parents.
He is not only the pride of our school, but also the pride of all the people in Hainan.
【Teaching Points】
1.The main points: (1) & (2) in teaching objectives
2.The difficult points: not only…but also…如果连接两个主语时,遵循就近一致原则。
【Teaching Procedures】
1.Organization of the class
Read a passage about the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the Qiongzhou Channel and do some exercises.
2.Revision
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et” and “already”
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en to” and “gone to”
C. have a try
D. so far
E. Recite Part 1
3.The teaching of the new lesson
A. Lesson 8
We talk about surfing in the last three lessons and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swimming.
B. Part 1
Who swam the longes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 Wb. Ex. 1
C. Part 2
Well, Zhangjian sets new world record for the longest swim. Who is the youngest swimmer to set the record for crossing Qiongzhou Channel?
*Read and answer
Who is the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the channel?
When did he cross the channel?
What time did he set off?
What time did he arrive?
*Read and learn
Come true; set off=set out; step into; slow down; by; another two hours=two more hours; a big crowd of people=a big group of people; among;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
He is not only a good student, but also a good son.
Not only you but also I am good at swimming.
*Reading practise
D. Work book Exercise 5
E. Work book Exercise 6
F. Work book Exercise 2
G. Part5
Read and learn. Teach: unless, shot, truth
H. Checkpoint 2
I. Conclusion
Come true, set off, slow down, among,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
4. Homework
A. Workbook Ex4
B. Part 4
C. Go over the whole unit
【板书设计】(略)
本节的考点是教案的含义和一般内容,多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本节还应掌握如何设计教案。
真 题 1+1
一、填空题
1.备课包括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练习等工作。
【答案】 选择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案一般包括如下项目:授课班级、学科名称、、课程名称、、教学类型、、教具、以及等。
【答案】 授课时间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或进程 板书设计
3.根据所备课程教学时间的长短,备课可分为、和。
【答案】 课时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二、名词解释
1.备课
【答案】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2.教案
【答案】 教案也就是课时计划,即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课题所作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名师同步陪练
一、单项选择题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教师需要从( )方面着手。
A. 学生的社会背景、年龄、兴趣B. 事实、概念和原理
C. 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理D. 内容范围、内容重点、内容的顺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备教材时需要处理的问题。从题意看,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不能是A、C项,B项不能代表全部科目,只有D项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
1.因材施教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 (1)因材施教要重视成绩差异;
(2)因材施教要重视性别差异;
(3)因材施教要重视个性差异。
2.专研教材的具体操作有哪些?
【答案】 (1)分清主次,把握关键;
(2)排除障碍,突破难点;
(3)掌握全局,找出规律;
(4)关注习题,提高能力。
3.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1)符合科学性;
(2)加强创新性;
(3)注意差异性;
(4)讲究艺术性;
(5)强调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