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单选题、
A、B两人分别以每分钟65米、45米的速度在一广场的长400米的环形小道上散步,A在B后40米处,问多少分钟后A第二次超过B(假定A、B的散步时间足够长)?( )
A 8
B 14
C 18
D 22
【答案】D
【解析】长400米的环形小道,A在B后40米处,A第二次超过B的时候A比B多走了40+400=440米。两人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65米、45米,因此答案为440/(65-45)=22分钟。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技巧】公式法
34:单选题、
排成一排的13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130元,顺向数前8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140元,逆向数后8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90元,问中间3个皮包的平均价格是多少元?( )
A 120
B 100
C 80
D 50
【答案】D
【解析】13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130元,说明13个皮包总价值为13×130=1690元。顺向数前8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140元,说明前8个皮包总价值为8×140=1120元;逆向数后8个皮包的平均价格为90元,说明后8个皮包总价值为8×90=720元;中间三个皮包总价值=1120+720-1690=150元,所以中间3个皮包的平均价格是150/3=50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技巧】公式法
35:单选题、
某企业的净利润Y(单位:10万元)与产量X(单位:100万件)之间的关系为Y=-X2+4X+1,问该企业的净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万元?( )
A 10
B 20
C 30
D 50
【答案】D
【解析】净利润为一个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下。因此,在对称轴处取最大值,X=b/2a=4/2=2时,取得最大值。因此,Y=-4+8+1=5(十万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技巧】公式法
36: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理论(2)列宁主义(3)剩余价值理论(4)农村包围城市理论(5)科学发展观
A 2—1—3—4—5
B 3—2—4—1—5
C 3—1—4—2—5
D 2—1—4—3—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排序中的时间顺序。本题表述的是马列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过程。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