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社招)《行测》真题

85:单选、

某人上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已知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如果上山用了3小时50分钟,那么下山用多少时间?(    )

A 2小时

B 2小时15分

C 3小时

D 3小时15分

【答案】B

【解析】上山用时3小时50分,即230分钟,上山每个周期花费时间30+10=40(分钟),230=5×40+30,即上山用了5个周期,还走了30分钟,合计走了5×30+30=180(分钟),休息了50分钟。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则下山行走需180/1.5=120分钟,120/30=4次,因此要走4个周期,3次休息时间,下山总时间为:3×(30+5)+30=135(分钟),即2小时15分钟。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技巧】无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86:单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的平移问题。前一组图中是第一个图的两个小元素一个在大元素的上面,一个在下面;第二个图的两个小元素都在大元素的上面,第三个图的一个小元素在大元素的下面,后一组图形应遵循相同的规律。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拓展】平移是在位置类中最常见的一类题型,平移图形的路径可分为直线(上下,左右),曲线(S型,O型)等。特殊情况注意两点:一是静止不动,另一个是可能发生重合现象。

87:单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的旋转问题。前一组图形中,三种不同的颜色图形成顺时针方向旋转,按照相同的规律,后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由第二个图形顺时针旋转而来。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拓展】图形位置类的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旋转和翻转经常综合考查,图形先进行旋转再进行翻转,也可以考查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时针法,通过是对图形时针方向的判断。

88:单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样式类的位置变化问题。前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向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向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按照相同的规律,后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应由第二个图形向下翻转而来。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拓展】图形位置类的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旋转和翻转经常综合考查,图形先进行旋转再进行翻转,也可以考查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时针法,通过是对图形时针方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