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 常识判断
模块考情综述
常识判断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作为国考行职试卷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常识判断是大多数考生心目中较为简单的部分,因为其考查的多为基础知识,不需要考生做复杂的分析和推理,但同时也是备考阶段较难驾驭的部分,其考核范围之大、考点之庞杂也是整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之最。
从近几年的国考情况来看,常识判断部分的变化较为明显:2006年国考一类与二类考卷的常识部分法律知识占多数,其余部分为百科常识;2007年与2008年常识判断部分全部考查是法律;2009年开始,法律部分考查的比重减小,25道题目中只有7道涉及法律,其他18道的考点覆盖了经济、时政、人文、地理、科技等诸多方面;2010年常识判断部分的题型分布延续了2009年的趋势,法律之外的考点进一步宽泛,完全为法律的考题只有3道。2010年国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关科技的考点增多,且首次出现了西方古典哲学的考点。分析这几年国考真题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考查范围不断扩大,法律所占分量逐渐减少,考点设置更为灵活;(2)各方面知识点的题量并非平均分配,有一定的随机性。这些特点增加了该部分复习备考的难度,但是也给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报考者以更大的公平性。
由于常识判断部分属于知识性的考查,答题的方法性、技巧性并不是很强,因此报考者通常陷入以下两种误区:(1)不备考。觉得本部分“简单”,仅凭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便足以应对,没有对相关的重点知识进行学习与储备,没有关注时事热点。(2)备考过广、过深。没有根据自身知识体系的优势和劣势分清主次详略,复习过于全面,过于讲究深度,结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依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常识判断考查的内容虽然多而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点,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基础性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人文常识要能够牢固掌握,对于社会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新鲜事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只有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分清主次,逐个攻破,考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新大纲考点提示
与2010年相比,2011年新大纲常识判断部分变化较为明显:
第一,对报考者能力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测查目的,体现了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考点部分增加了“环境”“地理”方面的知识。虽然在以往的国考中,有些常识题目也蕴含着这两类知识点,但新大纲将这两项单独提出,这也预示着2011年的考试中,对地理和环境知识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对于这两部分,考生应注意重点准备。
第三,与2010年大纲对于考点的描述相比,2011年的大纲调整了对于考点的描述顺序,“法律”从第一位后调至第三位,而“政治”“经济”被提至前两位。从历年真题来看,国考对于法律常识的考查经历了“部分考查—全部考查—部分考查”的轮回,因此虽然此次新大纲显示法律常识的地位有所削弱,但其作为国考的重头戏,考生依旧不可忽略。
综上所述,2011年常识判断部分在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考点部分将加大对“环境”“地理”方面知识的考查力度。同时,基于2010年国考对于时事科技方面的侧重,2011年整体题目设置也将进一步贴近国情与社情,体现国考在选拔人才方面对考生社会综合知识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