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行测》真题

57:单选、

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曾经失传上千年

B 班固称其为《吴孙子》

C 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 

D 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已无相关记载

【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可知,本题选B。

【纠错】根据“竹简本《孙膑兵法》……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可知,是《孙膑兵法》消失了上千年,所以A项错误;根据原文“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可知《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生于春秋而非战国,所以C项错误;根据原文“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可知D项错误。

58:单选、

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A 《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

B 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

C 《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 

D 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

【答案】A

【解析】根据原文“这些实物证据揭示了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可知,B、C、D均有提及,而A项“《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并没有提到,所以不能用来证明。选A项。

59:单选、

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A 书写文字

B 陵墓特征

C 陪葬物品

D 简册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原文“这批竹简经过刮削、烤制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可知,评判年代的标准有2个:“样式”与“内容”,归纳即“简册的特征”,所以选D项。

【纠错】A项书写文字是“简册特征”的一个要素,不全面,不选;B项没有提及;C项陪葬物品就是“竹简本身”不能证明其年代。

60:单选、

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A 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 银雀山汉墓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 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 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答案】B

【解析】文段结构层次可分为两部分:关于《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作者的问题、银雀山汉墓竹简的证据。可知文章核心意思就是:银雀山汉墓竹简证明了孙武与孙膑的存在及二者的关系,选择B。

【纠错】C项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概括不全,未提及孙膑及《孙膑兵法》,所以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