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15天冲刺卷及答案/范文(2)(3)
2009-11-10 11:3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来源:华图教育最近,陈生正盘算着在乡里建立一个法律咨询服务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了乡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在,依托大石乡司法所建立的大石乡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已经落实了办公场所,很快就会投入运行。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经常向村民们宣传政策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法律意识深入民心,让村民们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与此同时,陈生还琢磨着如何帮助村民办黑山羊养殖场、山塘养鱼等,“我要用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为改变联合村的面貌尽一份力,帮助这里早日脱贫。”
3.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詹全友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想留住大学生‘村官’,不仅需要国家建立起相关的机制,更需要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投入更多的关注。鉴于目前存在专业知识与农村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农学、医学、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另外,也要做好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精细分类,将各专业人才分配到特定的领域里,这样才不至于‘乱投医’,浪费人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当大学生‘村官’充分的学以致用,才能保证他们在树立了‘工作信心’之后,在‘村官’的岗位上呆得长,干得久,做得好。这样,大学生‘村官’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为今后的农村建设做出真正的贡献。”
4.人民日报社记者访问了北京大学两代“村官”吴奇修和陈丽娟。
记者:大学生去基层是否会荒废以前的专业?大学所学的知识,如何转化到基层工作中?
吴奇修:我认为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论和思维能力,是以后继续学习、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同时在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是一所多姿多彩的大学,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大学生在基层要向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把积极进取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开拓进取又量力而行,既努力奋斗又不急于求成。
陈丽娟:不可否认,有些专业比如涉农、法律等对工作有帮助,但是农村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更多的是对基层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我认为当“村官”最重要的是自我调节能力和责任感,专业和学历都不是最重要的。大学的教育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更多的是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踏实肯干,在基层工作中总会找到适合的结合点。
记者:现阶段,一批批大学生赶赴农村。其中比较让人发憷的,可能是怎样和农民打交道。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陈丽娟: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从学校到学校的充满书生气的“读书人”。到了基层后,才发现以前很多想法都太过理想化。在基层,我学会了和人平等地交流,学会了换位思考,所以就变得比以前宽容、稳重。我觉得,这是我这3年“村官”工作最大的收获和经验。
吴奇修:和农民打交道,首先要带着一颗真心、抱着一种诚意。我从心底里看得起农民,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那段艰难而充实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丰富营养,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群众。
记者:能给大学生或者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一些建议吗?
吴奇修: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质性措施。这些措施的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现在大学生下基层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大学生仍需要做很多准备:一是学习、工作的条件差得多;二是经济上的待遇低得多;三是心理上、社会上、舆论上的压力大得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