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B卷)《行测》真题

117:单选、

某个会议的与会人员的情况如下:(1)3人是由基层提升上来的(2)4人是北方人(3)2人是黑龙江人(4)5人具有博士学位(5)黑龙江人没有博士学位(6)上述情况包含了与会的所有人员。那么,与会人员的人数是(  )。

A  最少5人,最多12人

B  最少7人,最多12人

C  最少5人,最多14人

D  最少7人,最多14人

【答案】B

【解析】由已知条件知黑龙江人一定是北方人,所以(2)(3)肯定是重合的,所以四项就变成了(1)(2)(4)这三项,如果要人数最少的情况,那么这三项可以重合(4),但是已知(2)和(4)不能重合,所以最少人数为2+5=7(人);人数最多的情况下,也就是(1)(2)(4)这三项都不重合,所以人数最多为3+4+5=12(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纠错】本题关键点就是(2)(3)肯定是重合的,其次容易遗忘条件(5)

【拓展】在日常论证中常会出现的题型有对比试验、类比试验、数据相关这些题型,考生都需要了解。

118:单选、

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甲说:我没有拿白球。乙说:是丁拿的白球。丙说:是乙拿的白球。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本题为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已知条件中乙、丁的话矛盾,在矛盾关系中必定有一真一假,只有一个人说真话,那么真话就被锁定在乙和丁之中,所以其余的就是假话,因此甲、丙为假,可知拿白球的是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拓展】在真假推理题目当中,很多同学习惯于用假设法,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劲。如果能从矛盾关系的特性着手,也就是“在矛盾关系中必定有一真一假”,那么解题就会简单快速很多。

119:单选、

现在大多数用后即可废弃的塑料罐上都贴上了用以说明塑料的类型或质量的号码(从1到9)。具有最低编号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厂回收,具有最高编号的塑料很少被回收。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拒绝购买那些包装在最高编号的塑料制品内的产品,使不能回收的废物长期来看显著减少。下面(  )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地削弱上面的结论。

A  目前,收集、分类和回收被抛弃的塑料废品的费用要比用原材料制造的新的塑料产品的高

B  许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号码

C  塑料容器经回收后,编号几乎总是在上升,因为回收处理会使塑料产品的质量下降

D  那些将所有废弃的塑料容器收集起来以备将来回收的社区,只有在明显没有回收商来回收它们的情况下,才将有较高编号的塑料倾倒进垃圾堆里

【答案】B

【解析】论点为:消费者应该拒绝购买那些包装在最高编号的塑料制品内的产品。这个论点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消费者能看到这些编号,B选项直接否定了这个前提,故B为答案。

【纠错】A项谈回收废品的成本高,与题目无关,排除;C只说了编号不断上升,但没有说消费者不应拒绝购买,排除;D项是回收的问题,不是消费的问题,排除。

120:单选、

某班有三个小组,赵、钱、孙三人分属不同的小组。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公布,情况如下:赵和三人中的第3小组那位不一样,孙比三人中第1小组的那位的成绩低,三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钱分数高。若赵、钱、孙三人按语文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赵、钱、孙

B  赵、孙、钱

C  钱、赵、孙

D  孙、赵、钱

【答案】B

【解析】“第3小组”这个信息出现的次数最多,由它入手:赵和三人中的第3小组那位不一样、第3小组的那位比钱分数高,可知:赵不是3小组那位、钱不是3小组那位,一共3个人,所以第3小组的人是孙。根据题干推出:第1组的人〉孙〉钱,可见第2组的人是赵。答案为B。

【拓展】题干中出现最多的信息一般都可以成为推理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