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行测》真题

37:单选题、

过去的20年间,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需要强调的不仅是“迅速”和“巨大”,还应该注意“不约而同”,因为金砖国家的崛起各自遵循了相去甚远的发展战略,增长模式各不相同。除了时间的同步性之外,金砖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无多少共同之处。如果说“金砖”奇迹的确能说明什么,恐怕最准确的结论应该是,这几个国家以自己的成功检验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一个古已有之的道理,证明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这段文意字在说明:

A 金砖国家之间应建立稳固的磋商机制

B 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C 新兴经济体显示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实力

D 金砖国家之间在发展模式上差异很大

【答案】D

【解析】本题是意图判断题,但选择的是主旨的答案。前文介绍了金砖国家发展迅速,使得国际地位发生变化。后面说金砖国家遵循的是不同的发展战略,但最后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成功经验说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B项主体错误,把金砖国家扩大到每个国家,而D是主旨的概括,因此选择D。

38:单选题、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从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的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 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 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 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主要考查主体排除法的运用。文段中探讨的是历史上“城墙”的防御以及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即论述的主体是“城墙”。选项A的主体是“蒙古兵团”;选项C的主体是“火器”;选项D的主体是“蒙古的游牧兵团”。由此可知,选项ACD三项主体与文段均不一致,故快速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B。

39:单选题、

默读电视新闻、广告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的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辨别出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观看之前所相信的东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B 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 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 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前面两个分句分别介绍了看文字比看电视记住的信息多,看文字更可能去思考。看文字能够辨别不同,而看视频比较辨别起来就比较麻烦。B说信息接受途径以及行为习惯范围太广,主体扩大了。C说电视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D更冷静在文段中都没有提及。因此选择A。

40:单选题、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物匮乏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首要威胁。由于食物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食物不能长期保存,人类一直过着饱一顿、饿几顿的生活,能够更大限度有效利用食物的个体具有生存优势。在经历了反复的饥荒选择后,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和他们体内的基因,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被保留下来。这些基因能在饱餐一顿后刺激大量分泌胰岛素,从而最大限度地转化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虽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可能导致肥胖,但它对机体的危害所造成的生存威胁,却直到中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而在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古人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人完全不同

B 人类的生理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食物匮乏是人类长期应对的首要问题

D 肥胖与人类生存繁衍的优势基因相关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章首句提出事物匮乏是是类面临的首要威胁,接着分析正是这种状况使得优质基因得以存活和保留。后面说明这种存活和保留对身体的危害即可能导致肥胖。因此,文章的意图应当是解释肥胖与人类繁衍优势基因的关系。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