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A卷)《行测》真题

77:单选题、

定义:①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②原意识:指由动物(特指猿群)进化而来的适合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感知。③显层意识:指个体在人类群体(社会)中受到教育的感知结果。典型例证:(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2)智能机器人能够具有基本的光感、热感和电磁感。(3)学生认为老师非常爱他们。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多定义判断题目。例证(1)中尊老爱幼是传承下来的,与定义③相符;例证(2)中智能机器人的感觉与定义①②③均不相符;例证(3)学生的认识也与定义①②③均不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78:单选题、

定义:①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②更正权: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③知晓权: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典型例证:(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为此,何诉至法院,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多定义判断题目。例证(1)中“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与定义①相符;例证(2)中何某要求电视台的赔偿与定义②对应;例证(3)中小张了解高考事项与定义①②③均不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79:单选题、

定义:①送别诗:指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②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③咏史诗: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典型例证:(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多定义判断题目。李白《赠汪伦》属于送别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属于田园诗;杜牧《赤壁》属于咏史诗。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80:单选题、

定义: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典型例证:(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多定义判断题目。例证(1)中古罗马的身份分类与定义③相符;例证(2)中社会中的一些安排与定义②相符;例证(3)中公务员的友好关系与定义①②③均不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例证(3)虽然提到“共同的工作”,但由此建立的是“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而非某一“群体“,不符合“社会组织”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