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动了区域内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理顺了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体制关系,优化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促进了优质卫生资源向农村下沉,解决了农村医疗服务滞后的问题,实现了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城乡卫生资源统筹管理使坊子区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农民达到了“多赢”效果:坊子区人民医院2007年门诊人数、业务收入、住院床日、分别上升了21%、19.8%、15%,而每人数的住院费用却下降了11.6%;以原来最为偏僻、存在严重生存危机的南流镇卫生院为例,受区人民医院托管后,2007年门诊人数、业务收入、住院床日上年同比分别上升了高达147%、222%、165%,每人次住院费用同比下降了6%。2007年,坊子区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门诊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3%;住院2.1万人次,同比增长89%。
3.社会各种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动、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实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使坊子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大幅改善。区、镇、村三级一体的医疗卫生体制,使各医疗机构由原先的市场占有竞争转变为利益一体化下的服务供给竞争,避免了区域内恶性竞争。全区医疗设备、人员等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关系和谐,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坊子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的启示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城乡一体化医改得到了良好效果,对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医改工作具有诸多启示。
1.不仅要解决农民因资金困难造成的看病难的问题,还要解决因农村医疗服务能力低下带来的看病贵问题。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看病的资金有了保障,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的看不起病问题,而提升农村医疗水平,建立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当前农民看病贵问题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使本区域内的卫生医疗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与网络建设。
2.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对卫生资源优化整合、统筹管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坊子区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中,政府并没有增加财政投入,而是利用区人民医院的区域龙头作用对存在生存危机的镇街卫生院实行托管,镇街卫生院在主管单位、责任义务、人员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医疗资源、资金投资的统筹管理,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同时,不仅使基层的医疗水平与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合理流动,促进了城乡卫生事业及社会经济统筹发展。
3.建议国家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对坊子卫生一体化医改模式组织实地调研,为当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前,在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坊子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进行了积极创新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前,温家宝总理专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决定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课题组认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医改模式是地方政府的一次成功创新探索,建议国家卫生部与相关部门组织实地调研,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有意借鉴。
(节选自黑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编委(华图)编著的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点击了解该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