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单选、
对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发现表明,从旧石器文化以来,西藏的一切文化都起源于华北地区
B 考古学发现表明,西藏文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C 中国的考古文化范围包括西藏在内,因为早在8000年前,中原文化就通过西藏这一途径向中亚、西亚和北欧传播了彩陶制陶术和象形文字
D 在西藏以外的地区,如克什米尔、印度北部山区发现中国文化的影响,表明了西藏文化的辐射作用
【答案】B
【解析】由文章第二段,特别是“(3)西藏新石器文化既有自己地方的特色,又存在大量中原仰韶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考古文化的重要因素”。可知,西藏文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与中原文化存在着联系。故B选项分析正确
【纠错】阅读文段第二段可知,考古表明西藏的旧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而新石器文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中原和长江文化,因此并非一切文化都源于华北地区,选项A错误;文中提到“中原地区至少在 8000 年以前就向中亚、西亚和北欧传播了彩陶制陶术和象形文字”并没有表明是通过西藏这一途径向这些地区传播;同理,印度地区发现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表明就是西藏文化的辐射作用。故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2:单选、
对汉藏两族语言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语和汉语有着亲属关系,它们由同一语言系统发展而来
B 汉语和藏语有着亲属关系,是证明藏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的首要依据
C 羌语就是古藏语,但古代汉语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表明了汉语与藏语的密切联系
D 汉藏同源,也表现在语言的同源上,语言同源密切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交流
【答案】C
【解析】由文段“藏族是古羌人的后代,羌语就是古藏语。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古词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和藏语完全相同。”可知,C选项“羌语就是古藏语,但古代汉语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表明了汉语与藏语的密切联系”理解正确,与文意相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纠错】A选项表述不准确,文段说“藏族是古羌人的后代,羌语就是古藏语。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古词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这只能表明藏语和汉语有着亲属关系,但并不表明“它们由同一语言系统发展而来的”;同理,选项D,表达不准确,只能说汉族与藏族有亲属关系,但不能说汉语与藏语同源。故排除AD;选项B,文章一开始就指明血缘因素是汉藏同源的首要因素,而不是语言因素,排除
23:单选、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藏两族血缘关系的研究,表明了两族同源分流或异源合流的关系
B 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古词,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羌语,尤其是汉语南方方言特别明显,这表明汉语南方方言和藏语有同源关系
C 汉藏同源的观点是依据大量的文献、考古资料,经过客观、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并得到最新科学成果证实的结论
D 历史疑古派尽管以其怀疑态度使我们后来的“汉藏同源”问题研究建立在了一种科学的基础和方法上,它们自身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不少是错误的
【答案】B
【解析】由上一题可知,保持相当数量的古羌语并不能说明两种语言同源,只能说两种语言有亲属关系。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无法推出。因此,本题选B
【纠错】A选项“汉藏两族血缘关系的研究,表明了两族同源分流或异源合流的关系”可以由文章第一段汉藏两族血缘关系的研究中推出;C选项可以从第二段考古、第一段血缘关系研究中推出;D选项可以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推出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
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这个命题并不矛盾。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有些科学家,比如纳粹的毒气专家,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许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确是科学精神所不容的
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
24:单选、
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作为对二者总结的哲学
B 科学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科学知识的多少和理解的深浅
C 这里所说的“国民”就是指“公众”,他们是相对于“科学家”而言的人民大众
D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就是要让公众理解科学,树立科学精神
【答案】D
【解析】由文段“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可知,D选项正确
【纠错】文中并没有提到科学包括哪些东西,选项A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指出科学素质的高低并不单单是由科学知识决定的,故选项B错误;由“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可知,“国民”并不单单只人民大众,也包括科学家。故C选项错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