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单选、
暑假里,小张的父母給小张报了摄影兴趣班和美术兴趣班,小张知道后说,以后又不想当摄影家,何必学摄影。以下哪项是小张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 学摄影的不一定能成为摄影家
B 小张更想成为一名画家,而不是摄影家
C 只有想成为摄影家,才需要学摄影
D 与摄影相比,小张更喜欢学画画
【答案】C
【解析】小张认为不当摄影家,就不需要学摄影,这句话的必要条件即前提是小张认为,只有要成为摄影家,才需要学摄影,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选项构不成必要条件,排除。B选项和D选项是无关选项,与小张的观点没有条件关系,排除。
【拓展】必要条件问题是行测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所谓必要条件即缺少了则结论不能成立的条件。在解决必要条件问题时,还可以采取否定代入法,即把选项否定后代入题干,验证题干是否仍然成立,如果题干不成立了,则便是答案。如C选项,学摄影→想成为摄影家,将其否定变成:学摄影且不用成为摄影家,则小张的结论便完全不成立了,故C为正确答案。
110:单选、
某大学寝室有8个人,三个是广东人,一个是北京人,有两个是北方人,一个保送生,三个是贫困生。假设上述介绍涉及该寝室是所有同学,则下列关于该寝室同学的判断与题干有矛盾的是:
A 保送的学生来自北方
B 北京人既不是保送生也不是贫困生
C 有两个贫困生是广东人
D 没有一个来自黑龙江的学生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北京人肯定是北方人,故广东人加上北方人一共5人,该寝室一共8人,而如C选项所说,如果两个贫困生是广东人,则还剩一个贫困生和一个保送生,此时最多有7人,与题干矛盾,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选项,若保送学生归属与北方的范畴,则最终人员为三个广东人,两个北方人和三个贫困生,供8人,因此A与题干不矛盾;B选项也满足最后8人的条件,与题干不矛盾;D选项也可以满足最后8人的条件,与题干不矛盾。
【拓展】此类分析推理题目要注意有交集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的概念本身是有交集的,如此题的北京人和北方人。要理解此类题目求最多人数和最少人数的题目。
111:单选、
宏达公司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为20万元,而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是18万元,公司所有员工的平均年薪是12万元。如果以上信息是正确的,能够推出以下哪一项结论?
A 至少有一位员工的年薪比销售人员的平均年新低
B 没有一位销售人员的年薪比管理人员高
C 至少有一半管理人员的年薪比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高
D 宏达公司的管理人员少于销售人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到平均数,某部门的平均年薪=该部门年薪总和/该部门人数,平均年薪跟某一个人的关系不大,是跟整体水平有关的,而且平均数反应的是中间水平。而销售人员平均年薪18万,公司所有员工平均年薪12万,说明至少有一位员工的年薪低于12万,也低于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
【纠错】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对平均数的错误认知上,平均数反应中间水平,不能代表最高水平,也不能代表最低水平,因此B、C、D排除。
【拓展】注意数学知识在逻辑题目中的运用,当在逻辑类题目中出现数字时,一定要理解清楚数字的含义再去解题。
112:单选、
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 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 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 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出现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直接翻译为:在A城市乱扔垃圾→没道德,没道德→没人和他做朋友,没有朋友→无法留在这里。通过递推得到:在A城市乱扔垃圾→没道德→没人和他做朋友→无法留在这里。C选项即在在A城市乱扔垃圾→无法留在这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选项无法推出,排除。B选项是:道德修养高→留在A城市,属于否前→否后,而否前是无必然结论的,排除。D选项没留在A城市→缺乏道德修养,属于肯后→肯前,而肯后也无必然结论,排除。
【拓展】充分条件和逆否命题结合的题目,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