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单选题、
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来客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称“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惯便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古代诗词中的茶文化
B 与茶有关的民间习俗
C 饮茶的方法和茶艺花样繁多
D 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各有千秋
【答案】B
【解析】本题为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主要说明茶叶生产、消费的行为模式常是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的,后文的内容皆是举例论证,以具体的事例说明有关茶的习俗。本题的主旨只需将首句的内容进行同义替换,B项符合。A、C、D都是例子部分,排除。故本题选择A项。
86:单选题、
大家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眼光都被那些肉眼可见的植物所吸引了,完全忘记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其实是属于微生物的,而且他们的作用要比动植物大的多。举列来说,海洋吸收了大气中至少一半的二氧化碳,这一吸收过程非常复杂,有大量微生物的参与,但人类对它们情况了解的极少,因此也就很难预测它们会对气候变化做出怎样的反应。幸运的是,随着DNA测序技术的改进,科学家们终于开始进入这个神秘的微观世界了。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 DNA测序技术在微生物观测中的应用
B 微生物在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的作用
C 对生物多样性的重新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D 微生物的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为一道下文推断题。文段前半部分强调微生物非常重要,但人类对其的了解非常少,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即DNA测序技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该接着阐述DNA测序技术的具体应用。故本题选择A项。
87:单选题、
①随着核磁共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记忆储存在大脑的海马区②科学家们发现,记忆储存于神经细胞的链接方式之中③这个改变是由一系列基因负责实现的④要想研究记忆,首先必须弄清记忆究竟储存在什么地方⑤接下来的问题是,记忆是如何被储存的呢?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答案⑥大脑通过改变神经细胞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将某个外来刺激永久的固定于大脑之中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⑥②④⑤③
B ①④②⑤③⑥
C ④①⑤②⑥③
D ④③①⑤⑥②
【答案】C
【解析】本题为一道语句排序题。本题从第3个句子入手较易,第3句提到“这个改变”,根据指代就进原则,第3句的前一句应该是在描述改变,6个句子中,只有6句谈到改变的内容,因此,6句需在3句之前,观察四个选项,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择C项。
88:单选题、
①随着西夏王朝的灭亡,西夏文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②西夏文字作为打开西夏文化的钥匙,要完整破译西夏文字,对于有关西夏的研究至关重要③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岁月中,西夏文字沉寂而去,几乎无人知晓④然而由于毁灭性打击,后世失传,西夏文字被称为“天书”⑤直到清朝乾隆嘉庆期间,学者追寻和著述西夏历史时,西夏文字才被重新提及⑥1997年,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西夏文字典《夏汉字典》出版,这为破译西夏文字,打开西夏文献宝库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③⑤④②⑥
B ①⑤③⑥④②
C ②①③⑤⑥④
D ②⑥⑤④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为一道语句排序题。观察四个选项,首句分别为1、2,比较1、2两句,1句为背景铺垫,引出了西夏文字这个话题,更符合首句特征,排除C、D两项,再看A、B两项,需确定1、3、5三句的关系,1句提到西夏文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3句紧承1句,阐述了西夏文字慢慢消失的过程,5句谈到西夏文字在乾隆年间被重新提及,根据行文逻辑,应该是先阐明西夏文字的消失过程,然后才会说明该文字被重新提及,因此,这三句应该是135的顺序。故本题选择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