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行测》真题

33:单选题、

智慧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在人的思考和实践中体现出来,但它本身是不稳定的、非规范性的,表现为某种洞幽烛微、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重若轻的能力。知识可以让人按照已有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智慧则使人立足已知探索未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自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而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解已有的哲学、感悟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有助于启迪,催化我们本已有根的智慧。这段文字的关键词可概括为:

A 智慧 能力 问题

B 智慧 知识 哲学

C 知识 思考 实践

D 知识 哲学 创造

【答案】B

【解析】主旨概括题,将主旨句当中的关键词提取即是答案,文段分别介绍了智慧、知识、哲学这三点的作用,因此这三个就是我们文段的关键词,答案为B

34:单选题、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有了好的法律,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损害法律尊严,动摇法律根基。但是,在强调法制时,不少人却有意无意的将“民”排除在外,津津乐道所谓“法治不是治民,而是治官”。的确,我们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主要是针对行使权力者而言的,要求切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然而,无论治国、执政还是行政,都需要公民的配合。公民既需要作为相对人服从相关权力行使的结果,又需要根据法定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来,所以,一方面要强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走法治群众路线,扎实培育公民守法意识。要让人们确实体会到并铭记在心,公民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样,都是对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违法或者不当的私人行为应当依法制裁和纠正。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在遵守既有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

B 法律实施的时效性依赖于公民参与

C 法律是全体人民总体意思表示的一致

D 违法或者不当行使权力应当受到制裁和纠正

【答案】B

【解析】此题属于意图判断,文段重点在讲需要公民的参与,主体排除只有B符合

35:单选题、

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尽管人们的收入都不减少,但社会收入分配却变得不平等;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逐渐减轻;经济增长达到更高水平以后,收入分配又变得平等。”这种理论假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实际,但他又指出,重复发达国家以往的模式,以为收入不平等促进了经济增长,欠发达国家强化当前的收入不平等就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危险的类比”。在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中,解决公平问题不是搞自然而然的过渡,而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干预,消除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在国家不断增长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对高收入者形成法律和政治压力,从而使得社会收入分配转向公正。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最相符的一项是

A 经济总量增长不会自发地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

B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有效监督和保证社会公平

C 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是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

D 倒U曲线理论不适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

【答案】D

【解析】主旨化的细节理解,文段后半部分转折以后出现了指代引导法,说明的就是D 项的这个曲线理论不适合发达国家。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36:单选题、

某次考试前三道试题的总分值是60分,已知第一题比第二题的分值少4分,第二题比第三题的分值少4分,问第三题的分值是多少分?

A 18

B 16

C 24

D 22

【答案】C

【解析】直接列方程即可,假设第二题的分值为x,则第一题的分值为x-4,第三题的分值为x+4,所以三者相加3x=60,解得x=20,所以第三题的分值为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