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行测》真题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1:单选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科学与文学逐渐分开,形成了“科学界”、“文学界”。如今,分工更细了,研究科学的人,一辈子只限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以至某一专题,这样,“隔行如隔山”,常使人的视听囿于很小的天地,成为分工的奴隶。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生产的发展,导致“科学”和“文学”的分开

B 文与理密不可分,学文的应该懂点“理”,学理的应该懂点“文”

C 文理分科是必要的,但各自不应画地为牢,研究者应该文理兼通

D 要同等地对待文科和理科,既不能重文轻理,也不应重理轻文

【答案】C

【解析】文段为分-分结构。第一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生产的发展导致“科学”与“文学”分开,第二句话主要是说分工太细,使研究科学的人研究范围窄,成为分工的奴隶。综合起来,作者的是支持分工,但研究者应该扩大视听、文理兼通。故C正确

【纠错】A项是第一句的表述,片面排除;后半部分的主体是研究者,根据主体排除法,排除B、D项

22:单选题、

信息仿生学研究的是生物体中的信息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人的大脑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最小巧的“信息处理机”,深入研究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其算法,研究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我们就将有可能用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去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

A 信息仿生学研究人的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算法和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

B 信息仿生学研究人与动物的器官接收信息和信息的预加工系统

C 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

D 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及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原理去制造仿生装置,如各种机械、仪器等

【答案】D

【解析】信息仿生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体中的信息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脑、感觉器官等硬件,另一部分是硬件处理各种信息的原理,这是软件。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是在软件和根据硬件特点制造出的“模拟元件”共同组合下产生的。故正确答案为D

【纠错】A项概括的不全面,没有说明信息仿生学的用途。B项中预加系统没有提及,是无中生有项。C项曲解文意,不是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制造性创造仿生计算机,因此排除

23:单选题、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震惊世界,“震惊”不是歼敌之多,而主要是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那种在极度寒冷、饥饿、疲惫、缺氧和污浊的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许多国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训练士兵的生存能力。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吃苦能造就强人,能吃苦是强者的一种特征

B 苦中凝聚着人类顽强的生存能力

C 不要把吃苦当作低能者的无奈生活

D 培养孩子和年轻一代人的吃苦精神,实在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竞争的大计

【答案】B

【解析】这段话主要通过红军长征的让世界震惊的经历以及其他国家训练士兵的事件来阐述苦与生存能力的关系,故B正确

24:单选题、

不论人们在主观上承认与否,在客观的效果上,教育的努力最终在处于未来背景下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阶段中表现出来,也就是,                       ,教育总是要表现出一种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职能。这段话中画线处应填上的最恰当的短语是(    )。

A 有必要也应当

B 总能而且只可能

C 需要而且必然

D 有可能也一定会

【答案】C

【解析】从“也就是”可以知道它前面的话与它后面的话意思一致,可知横线上所填应为“总是要”的同义语,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