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内蒙古《行测》真题

41:单选、

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______。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______。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文段是将“鉴赏”与“研究”两种对待诗的方式进行对比,并先讲“鉴赏”的特点,第一空前是一个分号,说明前面对“鉴赏”的表述已经结束,下面紧跟着应该是讲“研究”,且这两个分句的句式应基本保持一致,故第一空应填入②。第二空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根据前文的意思,应填入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42:单选、

鲁迅满怀悲愤地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反映鲁迅英勇抗战,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 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 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 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战的精神

【答案】A

【解析】鲁迅在文中用“延口残喘”一词生动且深刻地表达出自己对捐躯青年的惋惜之情,同时表达了对黑暗、压抑的社会时局的悲愤的心情。A选项中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43:单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阱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B 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

C 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

D 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

【答案】B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语引导观点句,即: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接下来通过对“多数人”、“少数人”、“一个人”、“一群人”等做具体的分析来支持论证观点。B选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纠错】A选项只谈到了“群众”、C选项只谈到了“官员”都是片面的表述。D选项表述的内容已经脱离了文章论述的重点

44:单选、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彼岸。下列表达有误的是(    )。

A 莱伊恩的阻力来自于他并不出色的建筑才能

B 伟大表现在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 莱伊恩做到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

D 工作没有惊人成绩也不妨碍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

【答案】A

【解析】原文中的“并不出色”和“阻力”是分别出现在两句话中的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关系。A选项是概念混搭的干扰选项,是对原文的曲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