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汽车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汽车厂商支持环保事业、进行环保宣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环保应当是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但要求汽车企业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来做环保,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会持久。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200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19题】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环保与实现企业利润存在矛盾

    B.发展环保事业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

    C.技术革新是解决汽车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

    D.汽车企业应在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这个题目实际上不难。好多考生一看到文段有“才”字,那么必要条件是重点,马上就找到了主题句“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于是选了D。因为D项既有汽车企业的发展,又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D项是对主题句的同义替换。但实际答案是 C。这时候可能有些人会有点想不明白,C项只是主题句中的一个方面, D要相对全面一些,怎么会选C呢?问题就在于,有些人根本就没看前面的内容。如果大概浏览一下前面的内容,就会知道,这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脉络。前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汽车企业的发展与充分重视环保之间存在矛盾,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那么让汽车企业没有利润来做环保是不现实的,也不会持久。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因此,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才使解决汽车企业发展与重视环保的矛盾冲突的方法和关键。因此应该选C。

    犯这样错误的考生不在少数。他们通常以为会了方法,就会了一切,把所有的非重点的内容完全给略过了,这样虽然可以腾出时间来去做逻辑和数学,但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正确率高反而下降了,适得其反。这不能说明方法还不如语感可靠。出现这种情况的实际原因是,在没有做题方法的时候,考生至少还把材料读一遍,无论如何,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但是学习方法后,机械套用,只见一斑,不知全貌,导致做基于对全文的理解的主旨题时,正确率下降。

    以上是大部分考生在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出现的三种是不可取心态。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慌乱,尤其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样的压力型考试状态下。镇静的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准备。无论是通过相关的学习还是自己的总结,方法的掌握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方法的掌握一定要准确,不能机械套用。非重点的,不是完全不看,而是要扫读或者快速浏览,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做主旨题时,找到的主旨是真正的主旨,所选的答案是正确答案。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对言语理解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看待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的地位,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