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后,考生很快投入到复习之中,这是很好的行动。然而很多考生都不约而同地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即申论考试大纲变化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以下简称“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以下简称“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复习?两者在大纲中区别非常大,在复习中是否应该分开?其实,华图公务员钟君老师对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中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备考建议,针对性很强,大家可以多看几遍(查看: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变革中的制胜之道)。在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辅导专家于老师将就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申论考试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考试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纲变化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两者考察的能力要素不同?
首先,考生要明确考试大纲是复习指导方向上的建议,考试大纲变化意味着考试方式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考点的设计不同,这一点考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考试大纲变化意味着考察能力的切入点不同了,但考察的基本能力没有太大变化。例如,两者都要涉及到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因为这是考察的根本和前提,这一点没有太大变化。
第三,基本能力的考察相似,但考察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即考点有很大区别。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侧重“理解资料,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综合管理类职位则要求“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揭示本质问题”,简单比较,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为只要理解资料,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提示本质问题。以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为例,按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要求,只要回答出资料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生产问题即可,但按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类要求,则必须进一步提出本质问题——资料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行政执法类职位是否不需要考虑综合分析能力?如果需要,与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前面谈到两者考察的基本能力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综合分析能力,只是应用时两者有所区别。首先,解读申论材料,就是要将纷繁复杂的资料归纳到现象、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四大要素之中,这其中必须包含综合分析能力,试想,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如果没有综合分析能力,如何实现由现象到原因的解读;其次,两者应用时区别之处在哪里?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只需要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资料即可,而报考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则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合理推断或评价”显然重在推断或评价,也就是明确要结果。具体考试中,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前者没有题型对应出题,而后者可以通过分析观点、分析原因、分析对策等题目与之对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