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
受异常气候影响,河北省张承地区遭遇罕见旱灾,张家口旱情尤甚,全市1006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4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803万亩,绝收面积达573万亩,分别占总播面积的84. 3%、79. 8%和57%,预计全市平均年景只有三成左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 6亿元。
8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同河北省副省长张和到张家口坝上地区受灾最为严重的尚义县、康保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8月27日清晨,久旱的坝上地区戏剧性地下起了雨,13℃的气温把前日的炎热打扫得不留痕迹,但当地人说,这持续三个多小时的甘露并未形成有效降雨,对旱情没有实际意义。8点30分,调研组的车队从满井镇出发,前往受灾较严重的大青沟镇、大苏计乡和康保县二号卜乡、李家地镇。
9点30分,到达第一站大青沟镇。雨后的土地湿润而泥泞,莜麦、小麦、胡麻、马铃薯等作物交替混种在地里,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看不到多少旱情,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的庄稼与往年大有不同:往年这时过腰高的莜麦现今刚刚触及膝盖,有的甚至才到脚踝;本该沉甸甸的麦穗都已干枯;外表返青的马铃薯秧子看上去也算壮实,但是随机拔出几株来看,本该重达一斤左右的“山药蛋”只有葡萄粒大小,不及下籽时的个头,偶尔发现几个如鸡蛋般大小的都会引起在场人员的一阵惊喜,当地农民刘征(音)告诉记者,能长到这个个头算不错的了。
刘征说:“我们家分了21亩地,退耕还林了10亩,其中4亩小麦,今年连籽也打不回来,马铃薯是没有收成了,胡麻是榨油的,不能直接吃,莜麦稍好些,一亩地能打个十来斤,打了秸秆喂牛。如果按照正常的年份,莜麦一亩能打到150到160斤,小麦200斤,胡麻100来斤,一年差不多3000到4000斤粮食,按照一亩地200多元的收入,能卖上个六七千块钱。今年粮食可以说绝收了,我今年61了,头一回遇到这么旱的年份。”
据尚义县县长高领介绍,今年春季墒情较好,大部分农作物得以顺利播种,出苗齐、长势好。可是,进入6月份以来,雨水逐渐减少,降雨量为45. 2毫米,仅为平常年份平均值的三成,30℃以上高温天气持续20多天,土壤干土层深均在20厘米以上,最深达25厘米。这个时期正是农作物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干旱少雨造成了农作物的“卡脖旱”。进入7月降雨量仅为55毫米,绝大部分农作物受旱枯死。由于今年农民在籽种、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投资很大,损失较往年也大。据了解,张家口农民在土地上的投入平均每亩150元左右,收入300元。
河北省副省长张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旱灾虽然面积大,但这些区域不是河北粮食主产区,虽然绝收了573万亩,但是这里的产量每亩不到200斤,减产11亿多斤不会对全省经济产生过多的影响,单就粮食来说也没有太大问题。河北粮食年初定的是582亿斤,受灾部分总体看未及目标的零头,不会影响大局,而且张家口除了遭灾的区域,其他地区也有增产的。”
“出现旱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北的贫困地区,最大的影响是导致当地人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张和强调,抗灾救灾要牢固确立保民生的观念,旱灾严重地区绝收已成定局,很快就要下霜了,如何保民生是当务之急,要确保群众有水喝有饭吃不受冻,不死牲畜。
张和提出,针对张家口发生的旱灾,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蔬菜生产,建立节水机制,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二是抓好畜牧业生产,推广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三是抓好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四是抓好“张杂谷”的推广工作,指导农民安排种植品种,确保旱灾之年不减产;五是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技能水平。同时,省直部门要全力支持张家口的抗旱救灾工作,帮助解决好明年的春耕备播生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