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答案】B 片段中关于王茂荫的介绍非常简单,而且是由《资本论》引起的王茂荫的情况,因此排除选项C、D;选项A,作为标题会给人一种王茂荫与《资本论》之间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感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有选项B恰当地表示出了《资本论》在这个片段中所涉及到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这一主题。
2.【答案】C 结合现实生活中关于“荣辱观”的学习,我们知道“荣辱观”内容丰富精辟;该片段分别引用了“任务”“话题”“分界线”等,表达出了“荣辱观”内容上的涵盖美;另外,“相对完整的论说体系”、“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理性综合之美”揭示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应选C,其他选项过于平面化,不深刻。
3.【答案】D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说明“赢家通吃”。ABC项把“马太效应”局限在经济领域,本身也是正确的,但只是“马太效应”的例子,理解不全面。
4.【答案】B 这段材料的后面着力描述人们为什么喜欢《新华文摘》,意在说明《新华文摘》真正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即为文段的重点和主题,故选B 选项C的主语是“广大读者”,而材料论述的中心是“《新华文摘》”,所以C不恰当。
5.【答案】A 利用排除法,B、C两顷明显不对,D项就事论事,文章中的要求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所以正确答案为A 乔利•贝朗虽然小时候处境悲惨,但其精神不息。材料通过两者强烈的对比,揭示出即使在命运的低谷也要“心灯不灭”的人生哲理。
6.【答案】A 该片段的主题是讲“演讲”,而且是“简短的演讲”,邹韬奋的例子是这句话的例证。因此主要讲述的是A,文章中的B、C、D只是举例说明简短演讲的效果,文段并不是讲鲁迅先生的精神等。
7.【答案】B 片段引用了一段颁奖辞,并对领奖辞中用的一个比喻“风一样的年轻人”称为一个极致的比喻,这里的关键是“它主要用于说明”中的“它”代表什么?显然“它”代表的是一个“风一样的年轻人”这个比喻,那么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显然正确答案是B,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刘翔的轻盈、速度等神韵;选项A、C离题较远,选项D表达没有错,但不是解释这个比喻的,故排除。
8.【答案】D 采用排除法,选项A不符合片段的实际含义,体现不出所谓“科学”,“艺术”;选项B,C表达不全面,只有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表达的全部含义。
9.【答案】B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10.【答案】D 该片段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人在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选项A表达没有错,但过干简单、笼统,没有深入细致表达该片段所强调的主要含义;选项B、C表达偏离主题;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强调的内容,即对失败要有另一种看待方法,当能正确看待失败时,每项失败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因此该片段强调的是一种态度,因此应选D
11.【答案】C 采用排除法,选项D使用“文化危机”显然文中没有表达这层含义,故排除;选项A、B只是说明了该片段表达的事物存在的现实状况,不是该文字意在说明的主题,故排除,选项C符合文字意在说明的问题,且片段在最后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强大反差,故选C
12.【答案】A B项中的“一石二鸟”和C项的“如何塑造企业形象”都没有反映材料的重点;选项A恰当地表达了公司善于用人的举措,因此应选A
13.【答案】D 片段引用了“三种宽容”,归根结底,三种宽容都是为自己好,为自己造福,因此应选D,选项A、B、C表达上没有错,但不是本片段所主要论述的。
14.【答案】D 片段表达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过去由于意识上的问题,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差别大,近几年,国家开始增投入,改善了—些设施,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差距大”是事实,因此农村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因此应选D 选项A,事实后面所隐含的信息是投入不足,是事物存在的现象,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B更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C,在片段中没有提及国家投入重点问题,故排除C
l5.【答案】D “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一这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D项表达的意思最符合材料中心意思。
16.【答案】A 片段已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即“汉字修辞”,因此应选A
17.【答案】C 首先要明白“艺术特色”的含义,艺术特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有语气、语言等,只有选项C,从多个层面表达出了艺术特色,如语气、联想,引喻(修辞)等,其它选项均不全面。
l8.【答案】C 这是一道社会热点问题的测试题,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社会新闻观察力,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从文字上分析,选项A文中没有谈到消极影响的清醒认识问题,选项B不全面,既悖和谐又违背创新,选项D表达不全面。
l9.【答案】D 采用排除法,选项A用“精打细算”不符合片段所讲内容,因为47%比例还在精打细算不能说淡化;选项B,中国人也还没有全部“打碎”储蓄罐,选项C,“推后消费”文中没有提及,只有选项D从整体水平,宏观表达了一种趋势,变化。
20.【答案】A 后一标题与前一标题的比较,即“名画美容”与“修复名画”的比较,显然,选项A符合,后一标题使用比喻的方法,更生动、吸引人,故选A
21.【答案】C 采用排除法,选项B,文中没有涉及,选项A,表达不全面,选项D文中没有涉及。材料第一句谈到“熊猫烧香”成为公众话题的事实,然后分析其原因。C项最能概括材料内容。
22.【答案】B 文中没有谈及语文修养问题,只有谈及语文与逻辑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也不是消化、整理、规范等问题,因此应排除A、C、D,故选B
23.【答案】D 选项A、B都是对“偏执狂”的理解和解释,故排除,选项C“初听耸人听闻”表述不准,并没有“耸人听闻”之感觉,选项D符合原文。
24.【答案】C 通过片段中英国人所做的工作,可以推论出选项A、B、D是理解正确的,选项C,“以宽广等”作比喻,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与片段内容相差甚远,即人们对外部宽容的要求,与“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没有关系,因此选C
25.【答案】A 材料开头介绍了现行所得税税率内外有别的现象,,然后又说明了内外统一的新税率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影响。A项很好地概括了这些内容。材料没有突出“公平”。B项欠妥。
26.【答案】A 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D,D项表达的意思与短文主题相差甚远;选项B、C表达均不全面,选项A即说明了钥匙(管理)的可用性,因此应选A
27.【答案】D 通过片段阅读,该段文字主题是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因此应选D,选项B、C表达正确但不符合该段文意,选项A表达不全面。
28.【答案】C “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对它们‘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材料的核心。
29.【答案】A 温家宝总理背诵的六句名言都体现了“为民着想”的思想和情怀。应选A,选项B、C、D表述浅显没有体现真正含义。
30.【答案】A “余其宅兹中国”的意思是“我”已经据有中国。周代在“五胡十六国”之前,根据材料,说明那时只有“华夏”的称谓。而“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A项理解最准确。
31.【答案】A 从片段“在他看来,真正的善战者……,拼死激战”,可以得出孙子善战意志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故选A,选项B只是选项A的特例,选项C、D是无关选项。
32.【答案】D 该片段中以大山的知识水平,理解肯定不是A所述的“时速”,故排除A;根据规定,大山应受罚,故排除B;大山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逻辑,显然是大山故意的托辞,所以排除C;只有D的解释符合大山的辩解。
33.【答案】A 片段主要论述的是无知,采用排除法,B、C、D与片段意义相差较远甚至文章没有提及,故选A
34.【答案】C 采用排除法,选项A、B、D都不符合片段表达的意思。
35.【答案】B 根据文意,稳定的冻土即余下的□为400-190=210千米占一半以上,其中极不稳定100千米在190千米之内,即极不稳定与较不稳定,不稳定存在交叉,因此应选B
36.【答案】D 片段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名牌稀有的原因,一个是劳动力因素,另一个是有能力的企业又选择了贴牌生产,因此应选D,选项B、C不全面,选项A因果关系不对。
37.【答案】B ②项中的关联词“所以”运用错误,应改为“而且”,因为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38.【答案】D 选项A、B、C都能从图表中观察推断出,选项D中现代文阅读平均比重逐渐加大,得不出这一结论,因为语文卷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外还有其它测试内容,仅由于文言文平均比重下降,得不出现代文阅读比重增加。
39.【答案】B “这两个人解释说,负责放树苗的那个人生病了,没有来。”这说明他们宁可白干,也不愿替合作者把树苗放入坑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批评那些在工作中没有责任心的人。
40.【答案】D 片段通过两组试验,得出一个结论,在前提条件一样的基础上,容貌对他人的判断有影响,即容貌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片段没有论述,因此应排除A、B、C,应选D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