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它是与较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原始社会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形态。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三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商品生产的产生。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只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存。
(2)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在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值。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人需要,不能成为商品。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由于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该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他的劳动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的适度规模,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就是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它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能否卖出去,卖出去多少,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成败兴衰,从而决定他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全过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就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派生出来的。
6.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它们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本期发生的赊卖商品的价格总额无需货币支付,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本期以前发生而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这部分应列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另外,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有部分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这部分无需实现的货币支付,也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叫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它是指货币数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来说较少,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普遍下跌的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这说明,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生产该商品的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和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9.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所谓等价交换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实际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偶然的现象,因为商品价格虽然由价值决定,但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时,卖方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买方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只有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平衡时,价格才和价值一致。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以及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表明,一方面是供求关系变动,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10.市场机制
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种最基本的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决定机制、供求关系的变动机制以及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11.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表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劳动者成为社会和生产的主人,他们共同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和参加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产品不再被少数掌握生产资料的剥削者无偿占有,而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体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只有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只有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实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使所有制结构与生产力结构相适应,才能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实现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这就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所决定的。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按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要求有相应的收入回报。如果没有收入回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不会把其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因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就是必然的要求。
3.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首先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其次,公平表现在规则的平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所达到的状态和程度。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相互矛盾的方面,也有相互统一的方面,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运用两种调节手段。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调节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不足,是运用好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从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看,企业是产品及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
2.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产权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政企分开;四是管理科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转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没有一个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就缺乏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构成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种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除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目标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建立这样的市场体系,才能形成市场价值,才能形成合理的平均利润,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就必须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因为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体系为载体的,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企业和经济运行的作用。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主要体现在: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市场体系中存在着较为充分的竞争和有序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体系是统一开放的,不存在市场分割、封闭和垄断;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不存在人为管制和扭曲。
3.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十分重要,应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综合治理:(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2)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它们能够自律并约束违规行为。 (3)加强信用建设。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4)强化法治,从严监管。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3)实行宏观调控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必须注重经济政策的运用,它更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除了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汇率政策等。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就是完善和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国家计划规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它是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即从总体上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就是要使政府从无所不为的全能型政府、无限政府转变为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三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大方面。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制度一般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大法定保险构成。
社会福利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事业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防线。
优抚安置是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经济、医疗及其他方面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对城市困难居民实行的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安全线。它是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个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水平情况,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把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保障范围。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它凭借其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条件,绕过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流动。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使得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第三,跨国公司的发展在推动金融全球化、加速资本跨国界的流动(直接投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使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有助于各国经济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2)有助于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3)有助于推动各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改革贸易和金融体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消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性。(2)使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3)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经济霸权的威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的正常发展。(4)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了贫穷化。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增长,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
经济全球化具有技术扩散效应、示范效应、学习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应为我们所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政治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较成熟的一般制造业向外发展和引进成熟的先进技术;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我国有广阔的市场而且需求结构、层次不断提升。这些都是我国加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使我们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时刻加强防范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风险。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农业与农村经济,就业问题等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既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的对策只能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各种挑战。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正确的。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些重要因素将成为国内市场竞争的组成部分,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