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0年河北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 A [解析] “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2. A [解析]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3. D [解析] 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学记》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中,“教学相长”蕴含着早期教育心理学的萌芽。
  4. D [解析] 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5. B [解析]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二、辨析题
  [答案要点] 观点不确切。教育研究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作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必须具有潜在的探索研究价值。而有些教育现象是偶然的、个别发生的现象,不具有研究价值,因而不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三、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动机促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影响着个体作出何种选择,比如是玩游戏还是做作业。
  (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大,热情就越高。
  (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学生更愿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能克服某些困难坚持完成。
  (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动机影响着加工何种信息以及怎样加工信息。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而注意在获取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该类学生在必要时更易于通过其他多种途径来促进对某一任务的完成。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力求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在机械的水平上进行。
  (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动机越强,则获得好成绩时的自豪感就越强,同时获得不良成绩时的受挫感或厌恶感也越强。学生希望被同辈群体接纳和尊重的动机越强,则属于某一群体会使他们感到欣慰,而被排斥于某一群体之外则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简言之,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因某种结果得到强化而趋向它,因某种结果受到惩罚而避开它。
  (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最终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 C [解析] C项中的“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
  2. C [解析]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极点,高兴得像发了狂,也指十分高兴的样子。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令人无法揣测(多指学问、技术)。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与语境不符。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
  3. A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横线前面说的是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接下来必然谈想象空间,所以排除B、D项;再来看文段最后一句,“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所以之前的内容应是空间的想象丰富了影片,也丰富了自己。故选A项。
  4. B [解析] “餓”与“”这两个字在先秦以前各表其意,“”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餓”是很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后来通用,现在又简化成“饿”字。比如《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虽然吃不饱,但是不至于饿着。《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5. C [解析] 国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故选C项。
  二、科技文阅读
  1. C [解析] “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综合首段末句“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及下文内容来看,生物学家只是从导致情绪异常的原因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并发表见解,尚未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
  2. D [解析] 由末段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来看,残存农药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与“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有害物质”无关,该项将两个方面的原因及结果混淆在一起了。
  3. A [解析] “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不符合原文内容,由原文第二段末句“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可知,与“量”无关,只是“传导”是否“顺畅”的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
  1. A [解析] 正:纠正。
  2. B [解析] 以:连词,表原因,“因为”。则:连词,表假设关系,“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却”。乃: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竟”/副词,表前后的顺接或紧接,“就”。其: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3. B [解析] 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珪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王珪辅政的事实。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多次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又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呢?’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的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教授宫中的乐人乐律,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四、解释题
  1.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2. 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和乐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由乐府采集到的民间诗歌和歌曲,后来也用以指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3. 五个W和一个H指的是新闻的基本要素。W和H是这几个要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五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
  五、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2.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 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六、写作
  例文:
  我与故事
  故事总会浓缩生活的精华,揭示生活的道理,我与故事有不解之缘,故事里的事使我有了五彩缤纷的想象空间,在爱与美的故事中我常常会甜美安睡,在恶与泪的故事中我往往会梦靥、啜泣,故事让我嫉妒地崇尚真、善、美。
  每个故事我都能看出它所演绎的真谛:《白雪公主》因善良而获得幸福,使人有了无悔从善的执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疾恶如仇以及师徒四人同舟共济取得真经的历程,给我正义和勇敢的信念;《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的谦卑和勇敢使我觉得中国人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的经典永不褪色;《巴黎圣母院》中红衣主教和钟楼怪人相形见绌的人格,让我懂得了心灵大于外表的真理……白雪公主的善良在我身上延续,5·12地震、印度海啸、南方冰雪封路时我都慷慨解囊;孙悟空的仗义执言在我身上彰显,菜市场黑心小贩的伎俩,我敢当面指正,公共汽车不给老人让座,我勇敢地去劝说。
  故事丰富了我的思维,占领了我的心灵,我的泪与笑、柔与刚、成与败,都源于故事的悲与喜、情与法、勇与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单一的故事情节叫人生厌,完美的结局会显露虚假,于是王子与公主的浪漫就像一片黄叶珍藏在我心灵深处,妖魔鬼怪的狰狞我不再害怕。从夸父的身上我也看出了他的自不量力,所有的生活不再只是童话。
  现在的我依然喜欢故事,但品味故事的眼光亦趋亦高,成熟的思维使我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情,原来真、善、美是把生活美化了的剪辑版本,千篇一律,真正的生活是本故事汇,喜怒哀乐、哀怨情愁、真情友情、人文地理、天体宇宙,只要你去关注,那么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故事在上演。
  某天我发现我自己也变成了故事的主角,这样故事与我融为一体,原来我本身就是个故事,需要别人的解读、剖析,我的引人之处在于我与人间的好多人事相连,我平淡的生活却演绎着不平凡的人间真谛。事情不大,道理深刻,一步步的艰辛孕育着一层层的高尚,同时一层层的高尚证明这一步步的艰辛,当然我会把自己的故事用真实的生活写得有深度、有风格。从前的我很任性,现在我学会宽容待人;从前的我看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现在的我可以剖析事物内在。这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感谢故事。
  生活在继续,故事在上演,只是每天出台的我会把不同的完美尽情展现,因为故事中有我,我给故事当主角,所以我与故事同心同德,成就彼此。
  (摘自答疑网)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