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18:08:14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中秋佳节将至,许多小伙伴们在与家人阖家团圆的同时也开始了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备考事宜。若想公考夺魁,学好申论是重中之重,那么国考申论命题在近几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聊近年来国考申论命题变化趋势,让同学们在复习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一、考情概述
在考情方面,国考的变化并不显著。在考试时间方面,2021年国考副省级和市地级的考试时间都是180分钟即3个小时,在时间分配上,建议同学们材料阅读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作答时间预留出1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能够保证自己充分阅读,不遗漏细节信息,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答案进行构思和安排,尤其是文章写作的题目,最好能够预留出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保质保量,不偏离题意。
另外,根据近5年的真题考情我们不难统计,国考申论材料的阅读篇幅约为7000字上下,作答的书写量一般在2000字—2200字之间,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和书写速度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二、命题变化
在材料够成方面,国考近5年的考试有着明显的特征,与国联考有明显区别的地方在于,国考的材料个数比较少,一般由4—6则材料够成,且有着明显的材料与题目的对应性,往往每则材料会对应一道题的答题返为,这就为同学们的作答降低了一
定的难度。但是,在材料性质上,国考材料更多以案例性材料为主,如2021年国考副省级试卷,共4则材料,但每则材料都是案例型材料,此种材料答题信息比较分散,且同学们在书写答案要点的时候往往不能直接摘抄材料信息,而是需要将材料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答案要点中议论性和评述性的语言,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针对案例型材料多加练习。
在出题形式上,国考一直保持5道题的出题量,在题型分布上也会均匀分部。就概括题而言,国考副省级更趋向于对复合要素的考察,即在一道题目中要求考生同时写出多个要素,如2021年副省级试卷第二题:“‘给定材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再如2018年国考副省级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均是如此。此种题型需要考生提升自身的提炼能力,合理安排答案布局,再材料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标注,不能只是简单勾画,以方便后续答案要点的整理和誊抄。除此之外,市地级试卷的概括题喜欢考察一些变异类要素,如2020和2021年国考市地级考察过“变化”这一要素,2018年国考市地级考察过“发展过程”这一要素。对于这些变异类要素,同学们要结合题干语境进行理解和还原,并且在作答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答题结构上的安排,要与要素词相契合。
综合分析题考察形式多样,单就国考试卷而言,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市地级的试卷都喜欢考察“词句理解”类试题,尤其近年来对词句理解中的“语句理解”考察较多,对一个完整语句的理解往往要比单一的“词汇”理解要复杂许多,尤其是今年随着考试难度的逐步提升,所考察的语句往往会以复句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同学们在理解语句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对关键词内涵的挖掘,更要注意到句子本身的关联关系,要在作答时让自己的作答结构符合语句的关联关系,这样才能够拿更高的分数。
对策类试题的考察相对常规,需要广大同学们注意的是,从2020年开始,国考
大纲中加入了“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句描述,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考试中,国考申论考试会增加对策类试题的考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积累对策性语句,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够更从容的应对。
应用文写作类试题是近年来国考考察的重点,尤其是2020年的副省和市地级试卷,应用文取代了议论文成为考试的“压轴”大题。而对应用文的考察中,出题人越来越重视对应用文内容方面的考察,而轻格式上的考察,考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不太需要纠结每样文种的格式细节问题,而是要将自己的重点放在应用文内容上的学习。
文章写作有2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第一方面,在出题的形式上,近5年的考题多以“词句型”作文为主,所谓“词句型”作文就是在材料中标注出一句话,然后要求考生对这句话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写作。作答此类考题的关键就在于对核心语句的“释义”上,考生一定不能凭空想想,而是要结合材料语境对这句话进行深入挖掘。另外,2021年的副省级试卷出现了复合式的词句型作文,即同时给出2句话,让我们结合2句话的内涵进行写作,此类题目对文章写作的立意和方向嵌套的更复杂,可能会成为未来出题的方向。第二方面,在考察内容上,国考文章写作类试题越来越倾向于对考生论证能力的考察,在题干中多会给予考生以明确的总分论点,在这基础上,考察考生对已有论点的论证能力,同时,此类考题往往还和价值观取向紧密联系,考生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要趋同于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紧跟时代步伐。
以上就是今年来国考考试的一些变化趋势,同学们可以仔细思考,认真应对,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成功上岸,不负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