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1年,中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康中国建设“成绩单”引人瞩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理解当前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需要读懂“十四五”时期,中国实现了一个怎样的开局。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文件贯彻落实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北京冬奥会展示了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团结、友谊和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泰国奥委会副主席帕塔玛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新发展阶段。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