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析公考

您当前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备考:用科学抵御无底线的谣言

2021-03-09 10:20:43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背景事件】

结节不立即切除日后会癌变?!复方板蓝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九人吃“酸汤子”死亡系黄曲霉中毒?!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就绝对不能运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科学流言榜,让流言事件再次引入人们的视野。

【试题模拟】

近年来,网络上多次发现科学旗号的伪科学、流言事件误导广大民众。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

【聚焦观点】

@新华社:这些谣言或无中生有、恶意抹黑,或耸人听闻、加剧恐慌,以各种方式混淆视听,对疫情防控造成严重干扰。谣言止于智者,止于公开透明。面对谣言这种“病毒”,公众宜理性判断,做到不盲从、不信谣、不传谣,相关部门更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大谣言整治力度,以清朗网络空间助力疫情防控战。

@人民网:虽说谣言可以“止于智者”,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少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了谣言大肆传播。观察这些谣言不难发现,有的是出于对情况不了解,产生的捕风捉影;有的是以讹传讹、张冠李戴,把不相干的信息在当下舆论中放大;也有不少是别有用心的人无中生有,主动传播虚假消息。谣言满天飞,不利于公众形成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焦虑恐慌心理,一些谣言甚至可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伤害,对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实际损失。

@潇湘晨报:谣言与流言,都是伪命题,也都是孪生兄弟,既不可信,也不可传。从概念上看,“辟谣”、“止流”,同样会让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学做智者不为谣言、流言所左右,更不为谣言、流言去当“喇叭筒”,伤人害己。

@北京青年报:流言通常的套路是对公众看不懂的专业词汇进行“解释”——故弄玄虚,夸大其词,如“国产食盐含有亚铁氰化钾,剧毒堪比砒霜”。有的乱搭因果,逻辑误导,危言耸听、渲染恐吓,如“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 高铁有强辐射,易造成不孕”……流言以公众关心的健康、食品、环境等热点为切入口,通常都以科学为噱头,更具迷惑性,也更容易“打动”人心。

【参考解析】

一、概括主体表达观点

在当前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之下,网络信息随处可见也能随处可发,当然并生的是其传播速度的不断增加,因此间隙之中,部分网民则抱着“集眼球”“收热度”的想法,大肆传播流言蜚语。如果不能及时澄清,将无法预料造成的后果严重性。

二、罗列此前发生过的谣言事件

比如在疫情期间,网传双黄连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一夜之间,双黄连在各大药店被一抢而空,甚至连双黄连馅儿的月饼也不放过。比如网络曾经谣传的“蛆橘事件”“打针西瓜”,导致一些地方的优质农产品滞销;有的“致癌提醒”“民间偏方”,让一些老年人误入养生歧途。因此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谣言,需要相关部门来及时的、准确的辟谣,这是非常有需要的。

三、建议

针对谣言的传播,政府部门要时刻关注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及时、定期发布权威消息、科学信息,需要更改的公开透明的阻止谣言的传播。并且要依法依规的严查谣言的制造者。

发现谣言,民众无须惊慌或者随意听信。日常需要注重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随时保持一份警惕,多一份质疑,别让流言充斥咱们日常的生活。

已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