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钟表问题在公考类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其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不知如何下手。总结来看,钟表问题主要涉及到三种题型:一是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问题;二是时钟的周期问题;三是快慢(坏)钟问题。
2022年国考申论的考试大纲最大的变动就是从两类考卷变为三类考卷。历年国考申论笔试分为“副省级和市地级”,而2022年国考申论笔试新增了行政执法类职位,行政执法类试卷的单独命制,能够体现出国家在招录公务员的过程中。
在公务员行测这个科目中,常识判断是备考者又爱又恨的学科。由于备考时间、知识储备的有限性,面对考题总有一种“没有常识”的错觉。于是大多数的考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备考,就开始“佛系”答题,抱着考场上能蒙对几个算几个的心态。
纵观历年国省考常识判断,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考察范围广。常识判断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知识点涉及到3000多个。二是题目难度大。常识判断从出题形式上来看,更多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单从选项上看
在甘肃公安招警考试的刑事执法知识中,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直是高频考点。其考察方式主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该行为属于故意犯罪的哪个停止形态,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间的区别。
在公考中,较比较而言,行测当中的言语模块应该是为之最简单的一个模块,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普遍考生们可能会发出感慨之声:我们平时做了大量的题型,但做题的准确率始终没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中判断推理能力部分的考查题型多次发生变化。历年来共考查过5种题型:程序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分析推理。其中定义判断题在2017、2018和2019年有过考查。
无论是省考中还是国考以及联考当中数量类是比较重要且难学的模块,因为考察题目数量较多且知识点内容较多,是需要大家下功夫学习的模块。数量类的题目另一个考察的层次是图形“点线角面素”运算。
在备战公考的过程中,图形推理是很多同学较为头疼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图形推理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图形变化成千上万。所以有些同学对图形判断这部分复习起来没有头绪,有的甚至放弃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全靠运气进行选择。
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笔试备考阶段,做过题的同学都会发现,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儿当中,最容易的部分是类比推理,因为和其他的模块儿相比,类比推理的字数很少,看起来也很轻松,所以大家都普遍比较愿意做这部分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