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材料1: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在此次调查中,社科院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7个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进行了详细访问。结果显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同时,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
尽管蓝皮书的结论只基于7个城市不到2000份样本的调查数据,是否能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状况,还有一些质疑,而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个调查结论却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材料2:
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调查结果,网友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剑逸:何止七成!
@黄涟漪: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
@孟波: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你可以骂我冷漠甚至冷血,身为草根小人物出门讨生活,我只会这样对待陌生人。
@亚宾:一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那是为什么?老人被救反冤枉好人是为什么?其实就是钱,看个病能把一个家拖垮,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不关我事思想,把人变成自私,拜金,不择手段…怎么去相信人?
@刘永明:这种数据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对他人表示警惕和不信任是两回事。中国全民天性都是对陌生人比较警惕。随着国民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的条件也在萎缩。诚信事件总量其实是在减少,只不过大家觉得多了,是因为现代传媒和资讯的发展给了大家一个相对感。
@张志刚: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
材料3:
我们为什么不敢相信陌生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性本恶”的教育,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一定要远离陌生人,最近赵忠祥与郑渊洁的“口水战”即是最好的例子。今年2月14日,郑渊洁带81岁老母亲看冰灯,发微博讲述一女孩搀扶母亲,却被女孩家长告诉小心被讹。
不少网友在这条微博下面评论,有认为女孩母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此女孩的爱心被抹杀,又一个冷漠自私的人诞生了”,但也有网友表示,“在老人家属在场情况下,老人家需要陌生的未成年人的帮助,纯属家属监管不力,不负责任:在得到未成年人热情帮助下还被家属兼成年童话作家拿到网上说事,纯属没事找事。”
材料4:
社会诚信缺失、信任度下降、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似乎已经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但是我们与真正的“陌生人社会”相距甚远。“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两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
材料5:
诚信,是相互的,不仅有你对陌生人的信任,还有陌生人对你的相信。近日,A市一媒体记者走上街头进行诚信调查。记者把诚信交给陌生人,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份信任。
在街头,记者向30名市民寻求帮助。
“不好意思,我要去趟厕所,你能帮我看下包吗?”面对这样的求助,30名市民中仅有8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记者,超过七成的市民不相信记者的“诚信”。
在他们眼中,记者的“诚信”似乎成为了一个“麻烦”。
还有很多市民虽没有帮助记者看包,但是都建议记者寻找行李寄存处。
“万一你包里有什么贵重物品,很可能给我带来麻烦,但是我还是挺想帮助你的。”一名青年说。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记者请教了某大学教授王春勇。她认为,记者送出“诚信”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相信和帮助,主要有两个原因:从社会原因讲,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现象,这些现象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从教育的角度讲,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主,凡事都会考虑自己多一些,常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营造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提倡诚信待人。这种客观环境会影响个人意识。其次是培养乐于助人的意识,经常帮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诚信确实是相互的。”王教授说。
材料6:
在早已完成社会转型的发达国家,现在的社会信任度怎么样呢?
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苑璐说,美国人对陌生人似乎不设防线。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日本是个相对安全的社会,一切都很有秩序,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也很和善,所以很多到日本旅行的外国人都比较喜欢日本,不需要太多的戒备心,玩到深夜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日本的网站上,购物都是先付款,店铺和个人在收到汇款以后再发货,人们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因为极少出现问题,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雅虎的竞拍上也曾经推出过类似支付宝那种先拿到商品再将货款转给买主的服务,但很少有人使用。
材料7:
某网站以“如何提高社会信任度”为话题,组织一次讨论。
网友Alex:“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坚持诚信者不吃亏;另一方面,对不诚信者,则应加强惩罚力度,通过曝光、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和机构无事不信,无时不信。
网友petter:要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和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特别是从公权力这个社会信任的核心环节入手,重建社会信任。
材料8:
在机场委托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将一本护照带给在另一座城市的家人,你能放心这么做吗?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的吕小姐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吕小姐正在上海的机场准备返京,被一名陌生中年男子叫住,“说女儿在北京,隔天要出境出差,却把证件落在家里,快递已经来不及,他本想自己亲自飞过去送,机票昂贵,恳请托付我带过去。”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陌生人的微笑与搭讪变得戒备森严,时时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一名新华网网友提出疑问,“要重建一份坦诚松弛、温暖相助的社会氛围,还需等待多久?又该从何做起?”“被陌生人信任就是一种福气,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福气。在当下这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我愿意从我做起,把这种福气传递下去。”一网友留言。
材料9:
信任度下降,是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一个突出问题。就企业来讲,信任度下降表现形式主要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有约不遵、相互拖欠赖账、三角债等。
材料10:
去年底,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政府风雪中为在国道上滞留的大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部分司机怕受骗不敢接受。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送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所以我们还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比预计的时间要长很多。真希望司机师傅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节省出时间自救。”
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对于被阻隔于风雪路的司机而言,每一份盒饭都是一颗滚烫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温暖的关怀。司机王师傅为此感叹:“我做梦也想不到滞留在这里,还有人送吃的,居然一分钱也不收,首都人民真好啊!”
第1题
在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概括造成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要求:
(1)内容全面;(2)观点明确;(3)条理清晰;(4)语言准确;(5)字数不超过300字。
审题要点:
本题遵循天津市考的题目特点,由易到难,放在第一题来考查对于特定事实“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概括。答案信息点分步较散,但是明确作答任务之后就不难提取信息。答案来源是“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表明答案来自于全篇材料。作答任务是“概括造成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即明确需要找的答案要点是围绕着“中国”这个国家“社会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如果能够明白这个意图,则在阅读全篇材料时要围绕着“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这个主线去寻找答案。作答体例依然按照总——分的结构分条作答。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明确这是一道概括题,那么首先要选择相关信息点,然后按主体或角度进行归纳,按照总——分的结构,有条理的组织答案。材料2:@黄涟漪: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孟波: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你可以骂我冷漠甚至冷血,身为草根小人物出门讨生活我只会这样对待陌生人。@亚宾:一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那是为什么?老人被救反冤枉好人是为什么?其实就是钱,看个病能把一个家拖垮,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不关我事思想,把人变成自私,拜金,不择手段…怎么去相信人?”@刘永明:这种数据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对他人表示警惕和不信任是两回事。中国全民天性都是对陌生人比较警惕。随着国民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的条件也在萎缩。诚信事件总量其实是在减少,只不过大家觉得多了,是因为现代传媒和资讯的发展给了大家一个相对感。——分析出,在个人层面,人们受利益驱使,权钱价值观引导,缺乏自律。现代媒体发达,负面信息报道增多。材料3第一段“我们为什么不敢相信陌生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性本恶”的教育”、“不少网友在这条微博下面评论,有认为女孩母亲的教育方式问题”——概括出在教育层面“性本恶”的教育,并从家长和学校两方面说明错误的教育和引导。材料4最后一句“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概括出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信任格局的转变;法律法规不完善,落实、执行不到位等。材料5最后一段“她认为,记者送出“诚信”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相信和帮助,主要有两个原因:从社会原因讲,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现象,这些现象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从教育的角度讲,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主,凡事都会考虑自己多一些,常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营造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提倡诚信待人。这种客观环境会影响个人意识。其次是培养乐于助人的意识,经常帮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诚信确实是相互的。”王教授说。””——概括出个人层面,乐于助人意识差,不信任他人;社会层面:负面信息增多;材料6以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的例子再次分析我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社会转型期。材料7“网友Alex:“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坚持诚信者不吃亏;另一方面,对不诚信者,则应加强惩罚力度,通过曝光、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和机构无事不信,无时不信。网友petter:要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和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特别是从公权力这个社会信任的核心环节入手,重建社会信任。”——概括分析出政府缺乏引导,监督和惩罚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善。材料10第二段第一句“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概括分析出政府层面缺乏对公众的引导和教化。梳理材料,再做合理归类,围绕着社会、政府、法律、学校和家庭教育、个人这五个层面来阐述原因。答案要点:1.社会转型,改革开放,改变了原来的信任格局,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或得不到很好执行。2.现代媒体发达,负面信息报道增多,正面宣传欠缺。3.从政府角度来说,部分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腐败,导致群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下降。4.错误的教育观,家长和学校错误的教育和引导;国家价值观引导不足。5.个人层面,受利益驱使,缺乏自律;
参考解析:
造成我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社会层面:社会转型,改变原来信任格局;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滞后,机制不完善。二、媒体资讯:现代媒体和大众资讯发达,负面信息报道多,诚信事件的正面宣传总量相对减少。三、政府层面:部分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腐败,导致民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下降;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四、教育层面:教育的“性本恶”导向;家长和学校错误的教育和引导;国家缺乏价值观引导。五、个人层面:缺乏诚信,乐于助人意识差;受利益驱使,缺乏自律;城市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导致人际关系冷漠。
第2题
给定材料2提到微博网友@张志刚的观点“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要求:
(1)观点明确;(2)分析透彻;(3)字数不超过300字。
审题要点:
通过阅读题干可知,是要求对给定材料2中网友@张志刚的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则我们知道此题为观点分析题。答案来源:网友观点来自于材料2,但答案来源于全篇材料,此要求考生高度注意。作答体例,第一步:对网友观点给予一个判断,该观点是正确、错误还是不完全正确,当然观点的来源于材料;第二步:分析正确或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理由;第三步:提出对策。作答任务则是对网友@张志刚的观点的看法,在作答时应该紧紧围绕着“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和“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这两个关键点去全面多角度分析。作答细节:“观点明确”再次提醒各位考生在作答时一定先将自己的观点表明出来;“分析透彻”要将观点进行合理分析;另外,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是观点分析题,审完题目之后,并且通过对材料进行梳理已经明确网友@张志刚的观点既存在合理之处,又存在不合理之处,接下来我们分别按照作答体例来对材料梳理,进行有条理的组织答案。一、观点网友张志刚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的地方。因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二、合理性材料4整段的描述尤其是““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两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概括出社会转型出现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提出建立法律的必要性。三、不合理性产生互不信任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的的阶段性产物这唯一因素,这些因素我们在第一题已经概括,在这里不再赘述。“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全篇材料不仅仅强调法制的解决对策,同时材料还提出其他对策。材料7网友Alex:“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坚持诚信者不吃亏;另一方面,对不诚信者,则应加强惩罚力度,通过曝光、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和机构无事不信,无时不信。网友petter:要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和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特别是从公权力这个社会信任的核心环节入手,重建社会信任。材料8和10“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都直接提出了解决社会互不信任的对策,与此同时根据产生互不信任的原因也可证明,解决不信任问题不仅仅需要法制。四、提出合理对策将论证不合理部分的对策,以及根据产生互不信任原因提出对策进行总结即可。答案要点:观点:不完全正确、片面、局限、有一定道理。一、合理性: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确是产生互不信任的原因;在陌生人社会,法制权威的最终确立,的确有利于互不信任现象的减少二、不合理性:互不信任在陌生人社会依然存在,比如完成社会转型美国和日本。产生互不信任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落实、执行不到位等原因。三、具体措施:解决互不信任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国家进行价值观引导,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等,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参考解析:
该观点不完全正确,是因为: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确是产生互不信任的原因之一。陌生人社会易导致互不信任现象发生。在陌生人社会,法制权威的最终确立,的确有利于互不信任现象的减少。二、产生互不信任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落实、执行不到位等原因。三、互不信任并不代表进入陌生人社会就会消失,在陌生人社会依然存在。比如完成社会转型美国和日本,仍然存在互不信任现象,需要依靠监督和法制等手段来避免。四、要解决互不信任问题,国家必须建立健全法制体系,正面引导价值观,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第3题
假如某街道办事处拟开展一次邻里节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增进邻里互信,请你为他们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提纲。
要求:
(1)内容合理;(2)针对性强;(3)条理清晰;(4)字数不超过300字。
审题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贯彻执行能力,这是天津市自主命题以来第一次考查。公文讲究实用性,接地气,符合公考选拔的要求。题目对身份有所限定,是“某街道办事处”,即活动发起单位,则写作内容一定要符合基层单位身份,需要更加具体。作答任务是“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提纲”,目的是增进邻里互信。作答体例则一定要符合组织活动的内容,要有标题、活动主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即要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此项活动,想要达到什么效果,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以及参与人员、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作答时,内容符合街道办事处的身份,写作内容要围绕增进邻里互信这个主题,体现针对性,分条作答,注意字数的限制。
解题思路:
本题是典型公文写作题,审完题目之后,我们发现此题目大部分是靠考生去主观发挥,我们需要明确答题思路,条理作答即可。标题:关于开展“邻里节”活动的方案提纲活动主题:增进邻里互信目的意义:活动时间:2013年3月17日至4月17日活动地点:某街道各社区参与人员:某街道全体居民活动内容:“爱心邻里”歌咏比赛、“感动社区人物评选”等(此部分考生可根据自身经验去选择活动内容)
参考解析:
关于开展“邻里节”活动的方案提纲一、活动主题:增进邻里互信二、目的意义:随着社会转型,邻里间交流越来越少,邻里间不信任现象普遍,严重影响社区和谐。为此,结合我街道具体情况开展“邻里节”活动,旨在增进邻里间互相信任。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17日至4月17日四、活动地点:某街道各社区五、参与人员:某街道全体居民六、活动内容:(一)“爱心邻里”歌咏比赛创造邻里交往机会,通过歌咏比赛形式在娱乐中增进大家的了解。各社区举办比赛,选拔前三名,参加街道总决赛。(二)“感动社区人物评选”评选先进人物,树立典范。居民将爱心材料上交各社区居委会,各社区进行宣传,最终街道进行评选和宣传。宣传手段:社区广播、宣传栏等。
第4题
根据从给定材料出发,结合实际,以“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紧紧依靠给定材料,角度新颖,主题正确、集中;(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3)字数在1000—1200字。
审题要点:
该题题干部分非常简单,以“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为题,表明是半命题作文。同时要求“紧紧依靠给定材料”、“角度新颖”。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题,可为“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也可自命标题,但主题一定要与其一致。2.文章应紧扣给定材料,通过材料思考社会信任与“正能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展开论述。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解释社会信任,正能量,并且引出两者的关系。3.内容充实,即在论证论点和分论点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充实。4.结构严谨,结构一定要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缺一不可。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我们已经明确写作的思路,参考解析采取政论文的写法。第一段,提出问题。从我国社会信任情况入手,阐述社会信任出现的问题。第二段,解释正能量涵义。第三段,社会信任与正能量的关系。第四、五段,社会信任正能量的意义。第六段,提出解决社会信任的对策。第七段,总结提升,呼应总论点。
参考解析: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小悦悦”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与残忍;“瘦肉精”、“毒生姜”、“速成鸡”等食品安全问题是让人们看到了企业道德的缺失;老奶奶“跌倒”后无人搀扶让人们看到了整个社会信任感的巨大空洞……如何重建社会信任,给当前社会一剂充满正能量的强心针,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何为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因素,它涉及法律、制度、文化、舆论等方面。正能量就像是一种助燃剂,可以把每个人的力量和希望点燃;正能量更像是一盏导航灯,可以将社会中的雾霾和茫然拨开。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是人与人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寻找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村官……“最美”是中国人今年提到最多的词汇。“最美”成为流行词汇的背后,是社会“正能量”逐步成为社会主流,并逐步显示出其对于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去年110国道上的大雪,绝境中的司机朋友从对陌生人的拒之千里到接受帮助,相信人与人的真情就是一个实例。相信很多司机在经历这件事之后,会对诚信有新的认识和感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的诚信建设中来。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是取信于民的保证。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的正能量有很多,社会也需要正直的坚守,最美现象中的主人公以及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各类人群,其实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景仰的。社会需要正确价值观引领,当全民道德一旦突破了底线,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宣称自己是礼仪之邦呢?毋容置疑,我们太需要感动,太需要精神的顶梁柱。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各种思潮翻涌,社会信任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也许,当你摔倒的时候希望别人扶上一把,当你年迈的时候可以有人给你让座,当你丢失物品时希望有人拾金不昧……那么,就请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社会信任的正能量,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雷锋、郭明义和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然,社会信任的重建除了民众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率先以身作则。俗话说: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任的基础,增强公信力,汇聚正能量,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监督。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法律,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并通过各种媒体多方面宣传榜样行为。相信在政府,企业,个人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全社会定能形成合力,让社会信任的正能量充实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积累正能量。多一点乐观,少一点埋怨;多一点积极,少一点放弃;多一点健康,少一点冷僻;让社会信任的正能量真的可以在每个人的心间,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她最美丽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