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

第1题

给定资料1~3反映: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资助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感恩;二是认为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应是为了得到回报,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种方式感恩。观察各方观点,请你说明:争论双方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什么?争论的焦点何在?

要求:

要求:概括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审题要点:

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此题的答题形式上,我们主要根据要求来作答,要求中的“全面”体现的是采点和上的功夫,但很难定性操作,故应该多写要点。“条理清楚”体现在答案的层次上,“观点明确”体现的是采点和用词上要准确。并且对答案要点做出合理地分类,便于阅卷人员的参阅。在整理答案的同时,要注意对字数的控制。

解题思路:

这道题目相对属于比较简单的一道题,其实两种观点的共识都在于“对他人的帮助应该感恩”,而争论的焦点是在于感恩行为是“自愿”,还是“必须”。即是否应该“硬性”地要求接受帮助者“必须”感恩。

参考解析:

基本共识是:感恩是必要的,受助者怀有对资助者的感激之情,是受助者起码的道德底线、应有的价值追求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争论焦点在于:受助者是否要以一定的方式向施助者表达感谢。一方观点认为,受助者应以定期联系、汇报情况等方式向施助者表达感谢,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感恩心理;一方观点则认为受助者无须用那些方式表达感恩心情,做好本分的事情将来回报社会,才是最好的感恩。

第2题

给定资料4提到“有些人认为,资助乃高尚之善举,不应求取回报,若附加任何感恩条件,就是‘道德要挟’、‘道德绑架’,就是满足道德虚荣心的假仁假义。”你是如何看待“附加条件的资助是‘道德绑架’”这个问题的?

要求: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审题要点:

1、作答任务:你是如何看待“附加条件的资助是‘道德绑架’”这个问题的,说明我们需要对这个词进行解释评价。2、“条理清楚”体现在答案的层次上,“观点明确”体现的是采点和用词上要准确。而且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且对答案要点做出合理地分类,便于阅卷人员的参阅。在整理答案的同时,要注意对字数的控制。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判断分析题,考查考生阅读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附加条件的感恩的看法,考生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辨证地看待,不应该片面地认可,或片面地反对。以下是几个参考的答题角度:(1)对附加条件的感恩这个点,考生必须明确的是,即使是“附加条件的慈善行为”,它依然是属于“慈善行为”的范畴之内,依然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因为毕竟这种行为还是有利于社会的。(2)这里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即“附加条件的慈善行为”不能以侵犯受助人的自尊心为前提,倘若这种“附加条件”伤害了受助人自尊心,则不应该提倡。(3)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份内之事”,其实根本不需要“附加条件”来限制。(4)社会应该努力营造氛围,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

参考解析:

一、要求受益人做出某种回应不会造成道德虚伪和慈善变质。因为受助者向献爱心者表达谢意,会让他们知道受助者是知恩图报之人,是尊重他人之人,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将来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是对爱心人士最大的安慰。捐助时附加条件,并不一定就是行善者要求受助者有多大的回报,可能就是一句简单的“谢谢”,就足以让奉献者感到莫大的安慰。二、合理的“附加条件的慈善行为”也是必要的。有利于培育受助者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将来把爱心回馈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奉献、褒扬崇高、善待爱心的和谐文化氛围,在社会更大的范围内形成爱心互助的良好氛围。

第3题

给定资料5~8表明:感恩意识的匮乏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从大学校长的“特别提醒”,到大学生是否“不知感恩”的激烈争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及道德教育的某种缺失,暴露出这种结对资助的形式,确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请你就此做一个评点。

要求:

要求:评析集中,详略得当,字数不多于350字。

审题要点:

此题属于分析概括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与分析概括的能力。考生需要明白作答的目的,里面涵盖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会文化及道德教育的某种缺失,另一个是结对资助的形式到底效果如何?

解题思路:

为什么说感恩的匮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呢?这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展开:(1)不感恩的风气蔓延开来,将极大挫伤许多慈善捐助的行为,而且我国目前的慈善事业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一旦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可能会导致社会“冷漠感”的剧增。(2)“不感恩”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一个“不感恩”的人基本上也就不大可能主动“施恩”于别人。实际上,教育一个人懂得“感恩”的同时,也是在教育其应该主动“回馈”社会。(3)“感恩”同时还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纽带,缺少了感恩将加大损害社会的稳定性。

参考解析:

感恩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别人财产的尊重。受助者如果不知道感恩,就会使奉献之人的爱心落空,挫伤奉献者的热情,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形成和谐互助的社会风气。造成这种不知感恩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教育的功利色彩愈来愈重,缺乏道德和情商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致使学生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一部分贫困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差,感到自卑,心态不平衡,不愿意公开直面资助人;(3)人际交往不顺畅,缺乏沟通能力;(4)在进行物质捐助的时候,缺乏心灵的扶助,没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

第4题

给定资料9显示:“我们期盼感恩不需要书面的契约来保障,感动也不因一纸契约而‘消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无形的契约”。请根据给定资料9~14,联系实际,谈谈“感恩之情如何更绵长”的话题。

要求: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审题要点:

作答要求是 “针对性、可行性”要求作答考生的对策不要天马行空,要考虑对策效果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谈谈“感恩之情如何更绵长”的话题。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题,靠传统的推导和借鉴材料并不一定能打好这道题,所以此题内容在虚实之间比较偏向于虚拟,考查学生积累的知识和语言功底。

解题思路:

对于如何增强感恩意识,其实对策还是很多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宣传教育”和“营造氛围”这两大角度,考生可以围绕这两个角度思索很多的细节对策出来。不建议考生采用立法手段去硬性规定“必须感恩”,因为“感恩”毕竟还是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不大适宜采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去调整这一社会关系。

参考解析:

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无形的契约,让感恩之情更绵长,这是爱心和善行的延续传递话题,也是社会和谐发展所要解决的课题。感恩是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将使扶危助困的善行义举得以延续;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是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为了感恩之情能够延续传递,必须加强对贫困学生乃至其他社会受助群体的感恩教育。以高校德育教育而论,既要立足高远、坚持正确的导向,同时也要落实到点滴之中,解决实际问题:要走到贫困学生中间认真调查,了解他们没有感恩表示的原因,针对他们与资助者不能联系或不肯联系、回报社会无门等实际问题,耐心细致地做通受助学生的思想工作,搭建施助者和受助者联系、沟通的平台,为受助者表达感恩之情、施助者了解真实情况,消除双方误会、增进良性互动创造条件;要深入倡导扶危济困的美德和价值,引导施助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进行公益事业,积极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

第5题

请根据你对以上给定资料的理解和体会,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2.守候期待感恩

要求: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900字左右。

审题要点:

1、此题给定了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个,这也限定了考生的思路,两个题目,都比较容易组织文章。考生可先选定某一题目,结合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定立意,自定文体,” 说明文章写作角度较开放,文章体裁自由,但考生不要过分抒情,议论文最保险。2、“观点明确”要求文章的中心论点突出。怎么中心明确,有三点必须做到,A、将文章题目设置为论点;B、开篇后注意尽快显明的点出论点;C、文章的每个论点紧扣总论点展开,每段开头或结尾照应总论点。3、“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900字左右”。是所有文章的基本要求。

解题思路:

1、选题,如果是选择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列提纲可以如下:一、阐述社会中缺乏感恩的现象,二、评析感恩的重要性,三、如何让每个人自觉感恩,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代表写作的思路,考生可以自己结合语言展开,重点可以放在第二部分,也可以放在第三部分。

参考解析:

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感恩意识的匮乏是影响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如接受就学资助的学生毫无感恩的表示,令师长痛心,也令施助者寒心,一些施助者取消这些学生的受助资格,有的还对簿公堂。受助者感恩意识的匮乏,让施助者对人间是否还有真情和诚信失去了信心。“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受助者用冷漠回报恩人,让崇高坠地、爱心落空,伤害的不仅是施助者的爱心,还有一个社会的崇高价值、人们患难相扶、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受助者应有的感恩回馈,温暖的不仅是施助者,还有周围的一切知情者,它所起到的良好示范和道德润滑作用,对于促进爱心和感恩在全社会范围互动,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党和政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倡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范畴内的感恩。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学会感恩,常怀一份感恩之心,才能促进感恩与扶助的良性循环,使秩序、公平、爱作为三个基本要素,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与维护社会和谐。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感恩意识,才可能有回报社会的动力;政府及相关扶助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创造相应的条件,才可能将受助者的感恩意识化为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要保证善行义举的可延续性,使爱心能够薪火相传,必须从文化建设、道德教育和扶助形式三个层面入手,采取措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加强以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知礼明义、知恩图报的美德;现行的教育体制要克服功利化倾向,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增强感恩能力,回报社会;要转变和改进对受助者的扶助形式,变单纯经济扶助为经济与心灵扶助并重,以订立道德契约等形式,规定受助者的社会回馈义务,扶助活动的组织者要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主动搭建联系、沟通的平台,增进双方了解与互动,引导施助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进行公益事业,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我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在自己的心田给感恩划出一块地方,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用明礼诚信、知恩图报的阳光替代所有的冷漠,为社会和谐献出自己的一份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