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

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

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

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

材料2:

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

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

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

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

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

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

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

……

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

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材料3:

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

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

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

材料4:

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

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

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

材料5:

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北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建设和谐河北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政治、文化、社会保障和支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统一于河北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双子目标”之日就是河北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

材料6:

“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孝敬、友善、诚实、勤俭”……走进青县公民道德建设展馆序厅,醒目位置展示的道德格言、青县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该县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2012年3月9日,我省唯一、全国一流的综合性道德主题展馆——青县公民道德建设展馆落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借展馆开馆的契机,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向全县干部群众以及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建设“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过程中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3月9日《世界新闻报》综合报道:瑞士《新苏黎世报》的文章认为,中国人学雷锋不是因为他的偶像性和时代性,而是因为社会需要一种更真实的道德回归。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纽约时报》日前也纷纷刊文,报道了中国社会最近开展的学习雷锋的系列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目的在于提倡道德秩序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实际上,雷锋精神和其他国家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和博爱主义在很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在韩国,公交车上,老弱妇孺坐席即便空着,年轻人也不会去坐;许多老年人出门都自带兜子,遇到路上并不多见的垃圾都要装到兜子里集至垃圾箱,没有想到过要报酬,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

材料7:

学者G认为,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健康的社会文化,能把坏人改造成好人,使人舍生取义,使人在不弃义的前提下取利;低俗的社会文化,不但笑贫不笑娼,还夸赞个人主义,拿雷锋的手表、皮夹克和陈光标的“高调”说事,把高尚的人抹成黑色,以掩盖大众低俗的内心黑暗,使人见利而忘义。

学者K说,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人捡了垃圾风俗却丢掉了优良传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精神文化,从最初单纯的社会经济思想解放,逐渐演变成以经济为中心,只看重经济利益,越来越背义趋利。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形,让依靠勤劳致富的大多数人看不到希望,让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波涛汹涌的股票、概率极低的彩票上,让年轻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难以接受高尚的道德文化。一些人根本不懂得,如果社会缺少高尚的社会文化指引,市场常常把社会价值扭曲,民主常常把政治扭曲,把凤凰打压成落汤鸡,把少见的垃圾炒上天,甚至为出名赚钱而自炒丑闻,把善的泼污成脏的,把假的伪造成真的。因此,结论就是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人性弱点,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

W教授指出,河北青县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用事实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青县涌现出的大量道德典型,无不印证了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那种把社会道德堕落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经济导致道德堕落的论断都是片面的。二、青县十年涌现出720多名道德模范的广泛性,进一步说明我国目前社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不应该用个别不道德现象来否定社会主流道德的进步性。三、提高道德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不是单纯的说理性宣传教育,而是发挥好道德典范的示范性作用。

材料8:

2012年3月21日河北新闻网消息:3月20日,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在沧州市召开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座谈会。中宣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山东等省市的近百名宣传系统干部和专家学者参加座谈。青县县委作了汇报发言,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出席并讲话。

艾文礼指出,青县的做法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青县坚持不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范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基层提供了宝贵经验。他表示,要把青县创造的成功经验总结宣传好、推广运用好,让青县经验在燕赵大地开花结果,使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坚强道德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

中宣部宣教局局长荆惠民作了总结讲话。他说,近十年来,在河北省委、沧州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青县领导从战略高度和发展大局认识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长期坚持、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出数百名道德模范,大力宣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守住了道德元气,弘扬了社会正气,凝聚了思想共识,创新了社会管理,优化了发展环境,为全县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青县的实践告诉我们,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建设,也不仅仅是一张地方文化名片,而是一种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1题

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7中学者K和W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300字。

审题要点:

审题干,这是一道概括加分析题。由题干我们可知本题作答需要分为三部分:指出K、W观点;提出自己看法;说明理由。题目中提到给定材料7,单从题目本身来看,可以肯定的是从材料7中能够找出第一个问题答案,即K、W观点是什么,可以直接概括出来。而“提出看法”和“说明理由”的答案就不一定局限在材料7了。所以本题的答案来源范围应为不明确,还需要具体结合整篇材料内容对答案来源进行进一步筛选和确认。最后,题目首先就提到了“社会道德下滑问题”,而之后写到K、W就“此”表达了观点,其中的“此”就是道德下滑问题,本文答案应是围绕此一话题进行组织的,也要根据这一话题对给定材料进行筛选。题目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和“简明扼要”。所以对于观点的表述要直接,不得模棱两可。说明理由时要注意全面,多角度入手。整体表述上注意简洁明确、切中要害,避免啰嗦。

解题思路:

由题目和要求可知,本题是一道观点评价题。答题步骤:指出K、W观点;表明自己看法和说明理由。第一步找出K、W的观点很简单,回到材料7中能够直接从中摘出,只需要我们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述出来。从材料中我们看出二者争论的核心是市场经济是否会导致社会道德的下滑,K将道德下滑全部归咎于市场经济。而W指出K的观点过于片面、绝对,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三重看法:市场经济下同样存在良好风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要发挥好道德典范的作用。第二步表明自己的看法,在申论作答中,遇到表明自己观点或看法的题目,要注意,“你”的观点不仅仅是自己的观点,“你”的观点应与命题人观点吻合,所以自己的观点也应是围绕材料得出的客观性观点,而不是绝对主观的。通观材料,本文明显“自己的”观点与W的观点是基本吻合的,即,市场经济并非导致道德水平下滑。且持这一观点的话,我们能够从材料中找到更多的论据支撑。为作答下一个问题“说明理由”做好准备。第三步“说明理由”,即找到为什么“市场经济并非导致道德水平下滑”的论据。本层是我们作答本题的重头戏。首先W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理由:第一,市场经济下同样可以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第二,社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补充些理由来加强论证,如,第三,导致道德水平下滑的原因很多,市场经济仅是原因之一。第四,任何经济模式下,都可能会出现道德水平下滑。为了保证此类题目作答的全面,我们有必要补充上一些对策,即,第五,通过......方式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题目要求“理由充分”,所以在每点理由之后,我们有必要举例来进一步加强论证,而这些事例就不仅仅局限于材料7了,我们需要通观全篇来选择合适的事例。最后提示一点,在组织本题答案过程中,我们发现材料原文中有一些词或短语非常规范、概括性也较强,而且与题目紧密相关,那么这样的素材我们就可以酌情直接搬到答案中。

参考解析:

K观点:市场经济导致价值观扭曲,道德水平下滑。W观点:一是市场经济同样可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市场经济导致道德堕落的观点片面;二是良好道德是主流;三是注重道德典范的示范作用。我的看法是认同W观点,即市场经济并非必然导致道德下滑。理由如下:1、市场经济下同样出现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如“青县好人”现象。2、任何经济模式下都存在道德败坏的现象。如计划经济时代也有道德缺失现象。3、导致道德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社会文化建设的滞后、个人信仰的缺失等都可能造成道德下滑,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经济。4、政府需通过完善机制、宣传教育、发挥道德模范带动作用、改进民生等推动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2题

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

要求:

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字。

审题要点:

审题目,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经验,让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这一方面的经验。所以我们所要找的答案要点仅局限于成功经验这一方面。近年河北省考的题目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陷阱,这就需要我们在审题方面更加注意,以准确确定作答任务和内容。另外题目并没有明确给定作答范围,所以我们需要通观全篇去找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而寻找答案的线索就是“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这一句话或者类似表达或描述。题目要求“全面准确”,需要我们尽可能的将要点找的全面,而且要与题目紧密相关;条理清晰提示我们最好分条分点作答;字数要求只有200字,所以每一点的表述必然要简洁,避免啰嗦。

解题思路:

由题目中“简要概括......的成功经验”可判断本题是一道概括题。概括题的主要特征是一般情况下能够直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由于题目没有限定作答范围(这增加了筛选材料的步骤,提升了试题难度),所以我们需从头开始,寻找有关“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这一句话或者类似表达。通观材料,我们发现材料1的最后:“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而这句话之前是一系列做法的集中表述,如“提出了.....开展了......建立了......形成了......”等等,这正是我们所要找的“成功经验”。再读下文,也能找到一些类似信息,但是其含义基本都包含在了材料1中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中。所以我们锁定材料1为我们的作答范围。另外,本题要求答案仅200字,所以注意组织答案时语言的简练与要点的全面。

参考解析:

1、提出道德标准,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建立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等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3、形成由党委、群众组织、百姓共同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4、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形成好人海选机制。5、大力表彰宣传道德模范,设计道德专题栏目,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6、成立后援会与公益金,扶助困难道德模范。7、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第3题

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假如××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

要求:

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字。

审题要点:

审题干,确定作答任务是某县要推广青县经验,让考生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题目是一道对策题,因此去找材料中青县的一些具体做法,转化为对策语言即可,但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要以某县为主题,考虑到县政府的职责,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但本题与第二题都是以青县的做法和经验作为依据,但是两题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二题针对的是青县某一方面的经验,需要我们总结出其在那一方面具体的做法是什么。而第三题从学习青县做法、宣传青县模式的角度出发,层次分明的提出对策思路和行动方向,是全部经验,是宏观层次上的。所以由于字数限制,不需要把每一条经验都具体阐述,答案要点概括性相对更高一些。答题要点贯穿于整个材料中,因此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回馈材料,筛选要点,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审题干,内容确切,要求考生指明的措施要具体可行;层次清晰,是对答案条理性的要求;简明扼要,语言简洁、明了。

解题思路:

通观全文,每一则材料的具体内容大致如下:材料1:介绍沧州“青县好人现象”,以及青县宣传好人好事的经验。材料2:进一步揭示青县好人多的原因,除了制度、机制作用,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德教育的结果。材料3:青县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谐的辩证关系。材料4:青县在“民生保障”方面的积极探索。材料5: 总体介绍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的辩证关系。材料6: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材料7:由三位学者教授的发言,探讨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材料8:中宣部召开青县思想道德座谈会,再次肯定青县做法。综观以上,我们能够发现介绍青县做法、经验的主要是材料1、材料2、材料3和材料4。而在材料8的第二段有“青县的做法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为......提供了宝贵经验。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将有效信息点进行分层次整合,以满足题目“层次清晰”的要求。

参考解析:

1、立足实际,深入基层。总结青县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发挥群众模范示范带动作用。2、宣传教育,完善机制。舆论媒体宣传引导,培养正确价值观;建设道德展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搭建群众,建立道德建设管理长效机制3、注重民生,以德施政。重视民生工程建设,牢记执政为民理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道德与经济建设并重。注重软实力建设,以良好道德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4题

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

要求:

主题鲜明,认识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审题要点:

题目要求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虽然是自选角度,自拟话题写文章,但是仍然有几点需要注意:一、主题明确。首先所选主题不可大于话题,如“论道德建设”等。其次文章内容需“虚”和“实”两点都要写到,最好谈及两者关系,不可只写到其中一点。二、需结合给定材料。要加入材料中的一些例子和事实,加强论证。三、题目中提及“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因此在论证虚实关系时最好提及“经济建设”。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我们需要围绕道德建设的“虚”与“实”确定主题。文章又要求结合材料,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材料获得启发。材料中有关青县道德建设的做法,有“宣传教育”,这种看似比较“虚”的做法,还有“民生保障”及“经济建设”等实的做法,二者相互补充、促进。所以我们文章的主题就可以确立为如何把“虚”的道德建设做“实”,而角度可以是以上提及的两点,一为做实事,落到实处;二为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使道德建设更有根基。当然以上只是提供给学员一个如何依据材料发现主题的思路,组织文章内容的一种方法。文章的角度可以各异,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参考解析:

道德建设要“虚”“实”相济道德建设“虚”在何处?因其是一种思想文化建设,一张地方文化“名片”,一个渗着自豪的“品牌“,这些闪闪发光的“噱头”,暂且称其为“噱头”,听起来是高尚的,想起来是虚无的,摸起来是无形的,所以它是“虚”的。但是此“虚”百无一用吗?不是!它像是水,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将一种思维渗透到人的骨子里,无言中我们见证了它作用下的“实”—社会风气净化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日子富裕了。“虚”“实”相济,缺一不可,两者相加,才能完美构建道德大厦。——为“虚”做点什么?“好人扎堆”的青县最有发言权。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提出道德标准,建立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道德建设管理机制;宣传教育必不可少,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评选道德模范,形成好人海选机制,表彰道德典范,让好人出名,充分发挥道德典范的带动作用。建设道德主题展馆,倡议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青县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一系列貌似“虚”的大动作下,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道德感召的氛围浓厚。——怎么把“虚”做“实”?要想把“虚”的道德建设做“实”,首先需要放低姿态,走入群众。道德建设不应常常飘于“天上”,马哲,毛邓,很多没上过学的百姓听不懂,歌功颂德,高谈阔论,普通群众不感兴趣。所以让道德建设走入民间,让枯燥的语言转变为鲜活的图片、事例。宣传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青县的这一宣传手法,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拉近了道德建设和百姓的距离,这样的道德建设才真正的接了地气,从天上到了地上。把“虚”做“实”要做“实事”。改善百姓物质生活,物质丰腴了,精神才走的进视线。青县在抓道德建设的同时,不忘民生保障。青县最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和新农保。出台政策,加大补贴,给农民上养老保险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还有其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政府把日子过紧了,幸福给了老百姓,而幸福是可以传递的,传到家家户户,传到老百姓的心里。——“虚”作用下,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男人孙志军照料瘫痪妻子30年,对病妻不离不弃;一位老人周汝真,23年如一日,照顾170位病残老人;一个个体户王俊刚,20余年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人称活雷锋“王老救”。这些鲜活的事例背后,是善的闪光,是爱的力量,而“爱”与“善”归属于“道德”。朴实的民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看的见的“实”。梧桐树茂,引凤来仪。道德文化建设、发展环境建设做好了,群贤毕至。商业经营,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良好的诚信环境。青县正是因为两个环境好了,招商引资变得容易了。青县马场镇抓两个建设十年不动摇,招商引资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由2亿元到9亿元的突破。青县财政收入,5年翻了一番半。青县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日子也必将富裕起来。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也是我们看得见的“实”。道德建设中,有“虚”才有“实”,“实”结硕果后,又促“虚”壮大,二者相互作用,共抵道德建设的新高度,所以道德建设要虚实相济,共存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