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华图教育申论教研室的郑雪峰老师针对2009年河北省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试题进行了解析,并提供了部分参考答案供考生借鉴。

    华图关于申论试题的解析:

    概括分析题:首先我们要依据材料明确什么是“宜居”城市,即“宜居”城市在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内涵(注意全面);其次,我们依据材料中提到的“宜居”城市标准,进一步判断问题中提到的四条标准是否正确,在进行这一步评判之前,我们需要判断给定的命题是否正确,如果本省命题就错了,我们只需进一步指出其错误在何处即可。

    从上述内容很容易可以判断第一题中的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答题思路:首先要说明A、B、C、D和材料一致与否,进一步指出在材料中宜居城市考核因素,并分析选项和材料的不一致之处,说明理由,共四项,要求是不超过450字,每项约110个字即可。

    分析上述资料可知A、B 、C、D是片面的,和材料都是不一致的。

    材料1就就明确提出“宜居”城市是在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充分尊重历史和后代的前提下,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可见A的不一致主要忽略了后代和历史的需求。

    材料2的2、3段,材料5的2、3、4段,材料7、8、9等都可以看出“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和谐邻里,以及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并且追求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B的不一致体现在只关注了环境、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公共空间,关注民生,邻里关系等

    材料3、5提出硬性标准固然好,但还是硬性标准,要求一个动态的考核标准,并且充分尊重民意,提高居民意识,营造“宜居”环境。并且材料3的第4段提出很全面的标准的操作性不强。可见C的不一致体现在只关注了硬性标准,忽略了其硬性标准和操作性和动态标准的综合性。

    材料2、3、4、8、9等材料中都有段落提出应该是“宜居“城市应是居民的各方评价和政府意愿的综合体,并且要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和想法,即“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所以D的不一致体现在只关注了政府的责任和评价,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居民意愿。

    概括主要问题:这是概括题,只要有条理的概括出即可,切记做到全面。

    答题思路:首先概括句,即说明材料中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一句话概括即可(50字左右)。其次,再分点结合材料概述即可(250字左右)。

    至于问题上述材料段意中已明确提出:

    材料4:第3段:城市公共空间:交通不畅是主要因素。

    第4段:生态环境:噪音

    第5段:标准上等级(阶层)差别(言外之意:“宜居”城市应该充分考虑阶层平等,即)

    第6段:“小毛病”:市民的文明意识和道德水平。(意指:应该提高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