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怎样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张崇和: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好理事会。理事会是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理事会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
二是建好管理层。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向理事会负责,按照理事会决议自主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管理层要精干高效,一般由事业单位的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
三是订好章程。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是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好制度。科学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包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政策,保障法人治理结构顺畅运行。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需要先行试点、逐步推进。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中进行了探索,深圳、厦门、鞍山、芜湖、昆明等地公立医院改革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央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也开展了这方面试点工作。去年组建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就采取了理事会模式。
《瞭望》:指导意见对完善财政政策提出了哪些要求?
张崇和:事业单位改革、公益事业发展,都离不开财政的强有力支持。在这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要求。一是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
二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公益一类给予经费保障,公益二类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三是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瞭望》:创新监督机制有哪些内涵?
张崇和:在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的同时,还要确保事业单位不偏离公益目标,必须加强监督,创新监督机制。这些年,一些事业单位乱收费、吃回扣、权钱交易等问题日益显现,反腐倡廉形势也比较严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监督薄弱。为此,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信息披露、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各项制度,加强审计和舆论监督。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监督主体要多元化,由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事业单位服务对象及其他社会公众、媒体等多个主体,构成多元的监督体系。监督内容要更全面,一定意义上,与国家利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属于监督范畴。监督方式要多样化,在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行政性“硬”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来自非权力部门的、非行政性的各种“软”监督。比如,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建立了监事会,由出资人代表、医院党群主要负责人、职工代表、社会公众代表组成,负责对医院发展、运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有的地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公立医院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医院、医生、护士、后勤的监督作用。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