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列宁认为党内民主、高度集中加上铁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
79、这30年党的建设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80、我们党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
81、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82、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83、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84、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85、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
86、所有这些,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87、在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
88、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89、明确提出要在实践中特别是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锻炼和培养干部。
90、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1、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92、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93、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构成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94、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才奠定了中国今天的局面。
95、使党的建设工作在历史的比较、国际的观察、现实的把握中开阔了视野、深化了认识、提高了水平。
96、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97、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
98、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
99、恢复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
100、我们对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充满信心。
101、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
102、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103、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作风不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
104、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05、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106、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107、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舍生忘死、冲在前面,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和时代风范。
108、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109、这30年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所学习、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理论成果变为巨大物质力量的时期。
110、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11、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
112、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113、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114、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1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16、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