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答案提示
“后天”的拷问
近100多年来,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石化能源被消耗,人类在取得丰硕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洪涝、干旱、海啸、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些灾害也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同时导致更多危害人类健康的新疾病出现,极大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我们享受现代工业繁荣的同时,我们人类的明天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电影《后天》生动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世界各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纷纷出台了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从大会达成有限的成果这一事实来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持续战斗,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后,是各国之间的利益与发展权的争夺。全球气候变化是无国界的,而发展却关系到每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所有国家都将面临这样的一个两难境地:一面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各国人民对富裕的不断追求,另一面是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作出的不断让步与妥协。因此每个国家都必须从这个矛盾体中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模式。
在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但也面临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像浙江这样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尤其表现在电力紧张方面。目前,浙江已经步入工业化发达阶段,重工业发展迅速,高耗能项目不断增多,而能源利用率还有待提高;加之浙江省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像汽车等这样的高耗能产品不断增加,形成了能源消耗的刚性增长需求。这一矛盾决定浙江必须寻求一条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浙江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发展的节约型社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在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4)改变消费模式,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
只要全省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高度重视节约能源与资源,以建立环保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目标,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
浙江公考报考专题 备考专题 考试大纲 职位表 考试日历 报名政策
(责任编辑:hu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