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尽管如此,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对过去一年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及具体的实施效果上,人们的满意度在提高:2008年的调查汇总显示,85%的人认为过去一年中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努力没有效果,而本年度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对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是对政府的环境投入和效果,不满意的比例已经降到了50%左右。相对往年,政府在法律建设以及环保实践效果方面获得更多的认同。
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涵盖法律、法规、经济等各领域,包括《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与此同时,环保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在国务院出台10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中,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
2008年,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增长,中央投资达到340亿元,比上年增长百亿元。
尽管仍然有超过50%的人认为中国生态环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恶化”,但2008年这一数字超过了60%,2007年则高达78.3%。这表明,公众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悲观预期正逐渐降低。
4.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特定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循环经济促进法着力强调减量化,并且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规定:减量化,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
月饼等豪华包装、过度包装愈演愈烈,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针对这一现象,循环经济促进法对此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单位和个人在设计产品包装物时,必须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在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排的4万亿投资中,尽管直接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的为3500亿元,但其整体产生的环保效应却是无法计算的。
在4万亿元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占28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4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占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占1万亿元。
从这一投资结构中不难看出,国家队这笔投资的导向非常明确,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据了解,“两高一资”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在产业经济、商品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将具有这三种特点的行业称为“两高一资”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这三种特点的产品称为“两高一资”产品。
不仅如此,对于增加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国家也设定了明确的准入门槛,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必须符合土地、环保、节能等各项条件,严格防止新增中央投资用于“两高”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从具体的投向来看,对环保将产生影响的,绝非仅仅是投向生态环境的3500亿元,在农村的投入中,投资将为新农村建设增加活力,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等,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投入中,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投资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循环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也必将对强化灾区环境保护产生巨大作用;而用于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的投资,更将直接通过科技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加快转型,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的权责导向和规定,每一次向人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环境与经济已高度融合。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还是出于长久发展的保障,都必须将环境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待,使环境保护的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相互融合。既要使环保投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又要使弘道建设投资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