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1-25题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的知识都是科学[a],而不是技术[b],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故“基因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的说,“专利保护的只是DNA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0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必竟只有6万到10万个。每有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被国外常常是无偿的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21.在[a]、[b]出恰当的词语是( )
A.发现,发明 B.发现,发现 C. 发明,发明 D. 发明,发现
22.在文中四个加点的词中必须修改的是( )
A.授予 B.谴责 C. 伦理 D. 必竟
23.文末四个划线的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 )
A. 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
B. 被国外常常是无偿的掠夺
C. 连当事人也不知情
D. 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24.不属于人们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的原因是( )
A.经济利益 B.基因数量有限
C.伦理观念 D. 基因专利获得认可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基因是否应申请专利,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B. “基因专利”目前还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可
C. “基因专利”导致人们去抢夺有限的基因
D. 为保护我国的基因资源,我们应参与竞争,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6-30题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都很注意思想情操的把握和修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人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慎独意识历来都是很强烈的,经过数千年之[a],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形成了一种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文天祥这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历来都是我国知识分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是我们民族的精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继承与发扬这种文化传统,仍然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b],这也是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至于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应当加以批评,比如官本位的[c],唯书唯上的[d],因循守旧的[e],不讲卫生、不注重社会公德的生活恶习,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是绊脚石,必须克服和抛弃。特别是[f]——总把自己的缺点、毛病遮掩、包着,不愿去面对和正视,这值得人们注意。为圣者讳,为尊者讳,历代见之于文字的禁忌多得很。我认为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妨碍甚大。
26.[a]处恰当的措辞是( )
A.积累 B.积淀 C.沉积 D.沉淀
27.不适合在{ }处引用的是(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C. 君子慎其独
D.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28.[b]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无可厚非 B.不容置喙 C.不可否认 D.毋庸讳言
29.在[c]、[d]、[e]处恰当的措辞是( )
A. 等级观念,教条习气,思维方式
B. 教条习气,等级观念,思维方式
C. 思维方式,等级观念,教条习气
D. 等级观念,思维方式,教条习气
30.[f]处恰当的词语是( )
A.文过饰非 B.讳疾忌医 C.掩耳盗铃 D.巧立名目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31-35题
千百年来,人们裹在梦幻的柔纱里,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意接受这一个李白:诗仙、醉圣、谪仙人……不,历史是斑驳的杂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______;“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______;“长揖万圣君,还归富春山”是______;“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是______。既热中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落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追根究底,古代的“士”在坚持心中的“道”与应对客观的“势”的矛盾中,只能有四种选择:殉道[a]“势”,修道[b]“势”,泯道[c]“势”, [d]于“道”、“势”之间。多数的“士”并非自觉地选择了最后一中,李白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清醒地认识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他的不幸在于“达”不能“兼济”、“穷”不甘“独善”,[e],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冲突中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31.在上文横线上填入相关词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隐逸,附庸,傲骨,媚态
B. 隐逸,傲骨,附庸,媚态
C. 傲骨,隐逸,附庸,媚态
D. 傲骨,媚态,隐逸,附庸
32.在文中四个加点的词中必须修改的是( )
A.热中 B.藐视 C.落俗 D.戚戚
33.在[a]、[b]、[c]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抗,媚,避 B. 避,媚,抗 C. 避,抗,媚 D.抗,避,媚
34.在[d]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徜徉 B.徘徊 C.周旋 D.出入
35.在[e]处恰当的措辞是( )
A.从而 B.因为 C.于是 D.其实,
四、阅读以下文字,回答36-40题
解放后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料,写出了许多回忆录、事迹考之类的专文或专著,但为什么新的《鲁迅传》偏偏[a],至今没有人写出来呢?原因[b]是多方面的。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和我们文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有关。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直到目前为止[c]留下许多空白点,而传记文学这一课题[d]始终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在国外,传记文学早已成为专门名家的学问。[e]所谓“拿破仑学”的专家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的拿破仑传,[f]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g]不下六七种之多。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转机。写法不同,各有各的侧面,各有各的角度,很少雷同,各有特色。例如,二次大战前法国作家菲利普?;;;苏卜根据卓别林在影片中所创造的那个流浪汉所写的《夏洛传》,就是通过卓别林的艺术创造来探讨他的内心世界。这在传记文学中别具一格,被称为“幻想人物传记”。如果我们把国外的各种传记的写法[h],是有助于丰富传记文学理论的。
我国史学在世界素享盛誉。黑格尔曾对中国两千年来从未中辍的史书感到惊讶,并表示赞赏。《史记》中的列传,既是历史,又可以说是早期的传记文学。我以为,对于我国史书中的传记文学更应[i],将其成果引进到我国传记文学的理论中来。
36.[a]处恰当的词语是( )
A.步履蹒跚 B.裹足不前 C.步履蹒跚 D.欲言又止
37.[b]、[c]、[d]处恰当的词语是( )
A.似乎,恐怕,确实
B.恐怕,确实,似乎
C.确实,似乎,恐怕
D.似乎,确实,恐怕
38.[e]、[f]、[g]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无论,还是,就
B.且不说,仅,就
C.无论,仅,就
D.且不说,如果,也
39.[h]、[i]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加以总结,加以总结
B.进行比较研究,加以继承
C.进行比较研究,加以总结
D.加以总结,加以继承
40.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鲁迅传》至今没有写出来,是文学理论研究出了问题
B. 国外传记文学已经成了专门学问,因此我们理应写出《鲁迅传》
C. 国外“幻想人物传记”的写法对我国的文学理论建设没有借鉴意义
D.我国古代史学家是传记文学的创作者,他们的理论是国外所没有的
五、阅读以下文字,回答41-45题
据说在英国人那里也出现了英语[a]的问题,或者说,英语圈内也发生了非规范化对规范化的冲击。真是“吾道不孤”——人们多以为现代汉语非规范化现象太使人生气,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b]的恶魔到处在横行霸道。
这是英国伦敦一个被称作“保守的思想库”——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警世恒言”!它说,如今的语文教师已不太看重语法对不对,不太强调要说标准语了。那份研究报告[c]说,在许多名牌大学的应考生中只有少数能够拼写正确,标点无误,文句符合语法。这个研究机关把这些现象(在我们这里就是写错别字、乱加标点和语句不通)称之为“语言技能的流失”——这“将[d]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乍看似有点[e],细想则很是[f]。破碎的语言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所以世人认为[g]地使用语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同一报告补充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h]一千年前的语言就能表达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这段补充的好,规范化、标准化不是[i]着某一时期的语言为界,语言的变异是不断发生的,但变异也得走向规范。
41.[a]、[b]处恰当的措辞是( )
A.不规范,非规范
B.不规范,非规范化
C.不规范化,非规范
D.不规范化,非规范化
42.[c]、[d]处恰当的措辞是( )
A.于是,危害 B.于是,危及 C.甚至,危害 D.甚至,危及
43.[e]、[f]处恰当的措辞是( )
A.百思不解,入情入理
B.言过其实,入木三分
C.危言耸听,耐人寻味
D.耸人听闻,发人深省
44.[g]、[h]、[I]处恰当的措辞是( )
A.规范而健康,保守,保守
B.健康而规范,保守,保守
C.规范而健康,固守,固守
D.健康而规范,固守,固守
45.“这段补充的好”,“好”的原因是( )
A.破碎的语言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
B.强调了语言规范而健康的重要意义
C.说明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也会变异
D.强调语言变异也要走向规范化,
六、阅读以下文字,回答46-50题
篆刻欣赏是一种综合美的艺术享受。篆刻创作中,不论哪种风格,都必须通过“篆法”、“章法”、“刀法”来表现。
欣赏篆刻作品,首先要看“篆法”。篆法是三法中的基础。历来印章均以篆为宗,故治印章必先精通篆法,用字要有出处,变化须合六书,切忌生编滥造或任意增减。那些颇有成就的篆刻家,并非都是古文学家,但必须搞清楚文字的源流、演变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使篆字“丰神流动,[a]”,以达到古人所说的“有轻有重,有屈有伸,有俯有仰,有去有来,有粗有细,有强有弱,有疏有密”,[b]的境地。
其次是欣赏“章法”。章法是三法中的重点。章法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多看,多摹,多揣摸,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进一步门庭,[c]。篆刻章法应以秦汉古印为准绳,精通六书八体。一字有一字的章法,全章有全章的章法。尽管方寸间字有多寡,文有朱白,印有大小,笔画有疏密、增损、参差、平衡、呼应、挪让、轻重、离合、方圆、巧拙等,应当全局考虑,是方寸印章“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通而不悖”。欲臻章法之妙,就要符合美的规律,或寻工整端庄的风格,或求参差古朴的情趣。
46.“以篆为宗”中的“篆”指的是( )
A.篆刻 B.篆法 C.篆字 D.书法
47.[a]、[b]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庄重典雅,出神入化
B.出神入化,庄重典雅
C.尽逞其妙,随心所欲
D.随心所欲,尽逞其妙
48.[c]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十分添春色
B.春色添十分
C.添十分春色
D.添春色十分
49.第三段应该删掉的词语是( )
A.尽管 B.等 C.应 D.或
50.第三段使用有误的词语是( )
A.循序渐进 B.准绳 C.臻 D.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