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的虚假信息诈骗,近年出现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高压严打态势,但犯罪分子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治理工作陷入了“屡打屡犯、禁而不止”的怪圈。
有关专家指出,虚假信息诈骗屡禁不止、祸害全国的直接原因是犯罪成本低、“致富”速度快,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部门、地区之间配合和协调的不足,打击虚假信息诈骗需要更为完善的联动治理机制。
千分之一受骗几率带来巨额利润
2009年6月12日,安溪县在魁斗镇开展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治理行动,5名被告人中有2人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这已是安溪县2009年以来的第三次专项治理行动。
魁斗和长坑是安溪县较早出现短信诈骗的乡镇,近几年已出现诈骗家族化、规模化的苗头,并向外地蔓延。
据介绍,在短信诈骗活动最为猖狂的时候,安溪县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设在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一度成为“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
“作案成本低、回报率高是诱使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的直接原因,在犯罪分子眼里,短信诈骗成了一本万利的‘生意’。”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大队教导员陈宗庆说。
陈宗庆算了一笔账,短信诈骗常规上只需一部手机、一个短信群发器和几张银行卡。一部旧手机只需两三百元,一个群发器的黑市价不超过百元,银行卡在诈骗“圈”里的价格也相当低廉。一专门从事银行卡贩卖的不法分子交代,一张本省银行卡的价格大约100元,外省卡200元左右。通过群发器,诈骗分子一个晚上就可以发出10万条虚假短信,而由于电脑计费的滞后,诈骗分子往往在透支了手机话费后即将手机卡销毁。
据诈骗者交代,在每1000条虚假短信中,至少有一两人上钩,就是这大约千分之一的几率给诈骗者带来了巨额利润。诈骗者将受害人套牢后一般可获取上万元甚至1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最高的单笔短信诈骗金额达到300多万元。
“魔”“道”之战
“虚假信息诈骗是一种新形式犯罪,一开始,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缺乏经验,而地方政府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也不够。”安溪县政法委书记郑进发说。
一些超常规的预防、打击措施也相继出台,在发案高峰期,为限制诈骗分子取款,安溪县曾将境内的所有银行柜员机关停两个多月。在一些案件多发的乡镇,由县里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在当地长期蹲点。长坑乡对各家各户进行“地毯式”搜查,整理出来的人口档案和各种记录有2米多高。
“诈骗手法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具有蒙蔽性,我们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电话号码、一个银行卡账户,要跑好几个地方。基层公安机关技术力量薄弱,在技术防范上有相当大难度,直接影响了打击成效。”安溪县公安局局长方贞群说。
(责任编辑:hu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