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择校的产生。择校的实质就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重点小学、知名中学、理想大学,是许多父母给孩子设计的人生“三部曲”。
择校造成“优校”班级普遍臃肿,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的班级达80多人,学生超额,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还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有些学校为了应对每年9月的“扩招”,只好搭建活动板房,临时聘请代课教师。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由于学生增多,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有的学生一直举手想回答问题,但一节课只可能让10多名学生参与讨论发言,许多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关注,这与孩子的成长需要不相适应,也违反了教育规律。
学生超额还给学校管理带来潜在隐患,特别是安全问题。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规模的标准进行的,学生数量的增多,增加了这些设施的负担,如果管理不好,或遇到什么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有一所实验小学,学生数有2000多,而厕所只有6个坑位,学生上厕所拥挤不堪,学校只好每天安排教师在厕所内维持秩序。
择校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优化教学资源开始,标本兼治,循序渐进,逐步化解择校问题。如果择校热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将是学生。
3.目前,择校现象十分普遍。择校生分为“指标生”、“条子生”、“关系生”、“票子生”。择校方式有“分择校”、“权择校”、“钱择校”。选择名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诱发择校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其中包括单位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所以家长都想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读书成才,花再多钱财,做牛做马也心甘。
笔者的妹夫就是一个“范例”。他的女儿读书一般,硬是走后门花钱进了××一中。进了一中不算,还要借钱找关系读快班,并要选择语、数、外三科实力较好的老师。
笔者问他小孩在农村读书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进××名校呢?他的回答很简单,一中校园环境好,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优,花钱再多也愿意。
他的理由令我无言以对。说的全是实情,比如大冶一中、黄石二中、华师附中、武汉四中,有一流的校园环境,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每年中考后,最好的学生由他们先挑。这对学生、老师来讲本身就是不公平。由于这些名校的学生在每年高考中都名列前茅,所以很多家长不管有钱无钱,孩子读书行或不行,都想方设法往里挤。来就读的学生多了,收取高额择校费就成了“潜规则”。孩子读书跟到市场买苹果和到医院看病差不多。都想买好苹果,去好医院,在好学校读书——即使花点钱也心甘情愿。
4.众所周知,择校的“潜规则”已无任何隐蔽性可言,当下上小学、小升初、初升高,各名校均设“门槛”,明码标价。面对日趋贵族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少低收入家庭只能望名校而却步,因交不起择校费,不少贫寒家境的子女因几分之差与名校失之交臂,一些平时勤学好问的学生竟然顿生辍学念头。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已失去其公平、公正的本义,匍匐于权钱的脚下。
破解择校“潜规则”需先改人才观。用人观偏狭致使“求高分、进名校”成为家长育才的唯一途径。从“名校热”、“高考状元热”的“温度”就可窥见一斑。而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却很少见,这是因为他们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德国为例,据统计目前德国16岁~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就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因此当前主管部门要从社会人才的评价体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构建入手,逐步引导公众理性地评价人才,立足现实,因人而异地选择成才的路径。
此外,还应构建公平、均等的教师待遇制度。当前教师的补贴、福利与学校星级水平、地方经济成正比,东西部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同一县市教师待遇差别也很大。因此,一流教师往名校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名校吸纳了大量的优质师资,这势必进一步扩大名校与普通学校间的差距。这方面不妨参看日本的做法,在公立学校,教师都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实行校长“任期制”和“轮岗制”。同样教师也实行定期流动,一般说来在6年内都会流动一次,这对平衡校间发展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经济薄弱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