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2 10:13:0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齐鲁网
因为只有政府和干部在网上有自信,网民们才会逐步自觉自律。
试把网民分成十大类:一是势力型即操控的水军;二是组织型即带有某种利益的组织;三是围观型即无聊的人;四是起哄型即关注类;五是打酱油型即娱乐类;六是绅士型即高大上类;七是思想型即专家学者;八是品位型即追求浪漫和个性思想;九是猎奇型即好事者类;十是诉求型即确实有实际问题的群众。面对这十大类型的网民,只要做到科学管理,完全是可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组织和干部在网上要积极主动、和谐引导。一方面及时纠正网民的错误思潮和表象,另一方面通过互动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到落实落小落细并让网民看得直观,帮助网民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核心价值观。
同时,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主持人”“审判官”的时代。作为网民,守住“七条底线”是根本、是生命,任何人不能越线。无论身穿什么“马甲”,不管发表什么“见解”,或者转播什么“内容”,要做到有理性、有思想,不可“起哄”,更不可“走邪”。莫做“假恶丑”的愚昧者,莫当“负能量”的传播者。要抵制那些偏激的“愤青族”和“口水党”。鼓励那些理性的“意见领袖”,删除那些恶意的“网络黑手”。特别是对网络名人来说,是社会的符号甚至“风向标”,如果从网络名人口中说出的不实之词,肯定比普通网民更可能成为“真相”甚至“真理”。另外,不能让个别的仇富、仇官、仇社会成为不良生态。故而,网络大V没有“特权”,不仅是大V自身或是“粉丝”,都应该自觉明辨是非。网民是网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只有我们自觉地维护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康、有序的网络氛围才可期待。
因为网络舆情实质价值也是生产力,跑赢谣言占领舆情话语权。
舆情不是敌情,不是洪水猛兽,更不能把网络舆情上升到“网络战争”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预警器。大多数网民实质上是建设性地破坏,帮忙并没越位。网友的发帖,不管是举报、申诉,还是发神经、发牢骚,都是正常的发泄,这是民意张扬的一种表象,理应得到尊重,所以要流行不删帖。事实上,网络舆情往往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及时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一时难堪,但对于我们准确全面地体察民情,保持清醒头脑,大有裨益。对于某些组织或部门或个人对舆情或网民采取“封、捂、堵、压、瞒”五字诀,如此打压舆论、漠视民意等行为,是可怕的。“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从长远来说,舆情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善莫大焉。
面对谣言,要求我们,主动科学设置主题,积极引导网民的思潮和方向。只有敢于直面问题和敢于面对现实,才能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更有力地“智取”各种“舆情危机”。其实,网络谣言散布的根子还基于三方面:一是政府组织或相关人员并未第一时间将真相公开;二是社会管理和网站漏洞是谣言得以散布及传播的主因;三是公民自身缺乏常识和理性思维成为加重谣言散布的次因。故而,“制止”谣言的最佳“利剑”,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及时公开信息、政府政务透明、直面问题和事实等,其中,“公开透明”是谣言的最大“天敌”。只有主动指导民意,才能守住阵地。我们要有各种应急机制,当遇到重大事件时,要为科学而智慧地应对突发事件争取时间,抢占时机,争得主动权,并占领舆情话语权。
因为只有干部积极及时与网民互动,才能构建网络的良好生态。
面对中国7亿网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行动起来了。不会上网的干部,还是先回家种种萝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萝卜与泥土的关系,如同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当然,“拔萝卜不带泥”属于技巧活。要知道,“两微一端”上的每一个账号就是一个老百姓,他们有可能是期待被解决问题的留守孩子,有可能是想倾诉实际困难的乡村老师,有可能是有很多问题要反映的农民朋友,也有可能是屡屡上访未解决问题的上访者……每一条帖子就是一个诉求,每一个建议都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这些来自基层或底层的声音不能石沉大海。不求及时件件有回音、个个有回响,至少要让领导或领导主动看到,并有所反应,你若无动于衷,将会受到网民“围观”“围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如今互联网上也有好多民意、民声和民诉期待解决落实,我们的科学决策、民主意识和群众路线,还要进一步深入到互联网中去。只有当领导干部真正乐于与网民交流对话和真正享受零距离的高效互动的时候,网络的良好生态也自然地逐渐形成了,更凝聚了互联网上向善的正能量。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