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09:39:1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光明网
所谓“三公”经费,实际上就是各级政府行政开支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三公”经费就是各级党的机构和政府机构的党务和行政事业开支。有关研究把中央政府向人大会议报告的财政预、决算中的“财政支出”项中的“行政管理费”(2007年前报告设项)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07年后报告设项)视为行政成本和管理费用。以此为单位,中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相关数据表明,行政管理费用在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在1990年时为9.83%。从国际比较看,接近10%的占比已经处在较高水平。但是,17年后的2006年,这个占比已经增长约1倍,达到18.73%。这期间,在2004年,这个占比还曾达到过最高的19.38%。如果对应财政支出,则2006年的行政管理费用达到7571亿元,为1990年的18.2倍,增速达20%,最高年份的增速达近25%。这个增速不仅远超同期GDP增速,也大大超过了全国财政支出增速。
问题更在于,行政管理费用的上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工作的效率,更反映了政府的自控能力、相关编制法规的约束能力以及行政改革的状况。当然,政府行政成本的上升,也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等诸多关系的最直接反映,也是改革总体状况以及法治状况的一个标志性指标。如果政府的管项越来越多,权力边界模糊不清,机构膨胀不受限制,那么,行政开支上升就是必然结果。
所以,中央一级党、政机关“三公”经费的下降,应该带动中央一级党、政机关行政成本的下降。从这个角度讲,中央一级党、政机关的“三公”经费在5年减了近36亿,平均每年7亿出头,这个数字无论如何不能算多。据上述报道称,6月底,审计署公布的46个中央党、政部门、单位的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表明,这些党、政部门和单位的“三公”经费问题仍然突出:“公开资料显示,这些中央单位审计查出的‘问题金额’超过142亿元,超过七成单位‘三公’经费存在问题”。如果以这些部门和单位的数量作分母,而以“问题金额”作分子,则这个数字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数字”。
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央一级党、政机关,“三公”经费仍然还有太大的压缩空间。随着个人及家庭收支结构的变化,“三公”经费中待遇型的公款用车、公款吃喝都应逐步并尽快予以取消。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