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4 17:19:42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不详
对话动机
2月27日,中国股市遭遇“倒春寒”。当日,沪指急挫268点,跌幅8.84%;深成指下跌797点,跌幅9.29%。亚欧股市也相继大跌。中国股市为何遭遇大跌?
亚欧股市下跌是否受中国影响?对此,本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研究员。
背景资料
2月27日,沪指早盘以3048.83点开出,深成指早盘开于8620.86点。然而,开盘后不久,风云突变,沪指逐波下挫连续击破3000点、2900点和2800点三个整数关口,在2800点附近获得微弱支撑。最终,沪指收盘报收于2771.79点,下跌268.81点,跌幅8.84%;深成指报收于7790.82点,下跌9.29%.此外,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明显放大,沪市日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元,两市总成交200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两市个股表现来看,沪深两市个股普跌局面可谓“惨烈”,包括ST、S股在内,跌停个股近1000只,红盘个股不足100只。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和日本韩国股市均创8个月最大跌幅。截至北京时间2月28日18时41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跌3.1%;日经指数收盘跌2.85%;韩国股市盘中跌幅一度深达4.2%,浦项制铁等倚重中国的个股跌势最大。澳大利亚股市创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2.7%.同时欧洲股市在早盘也继续跌势,但随后略有回升。截至北京时间2月28日20时20分,道琼斯欧洲Stoxx600指数下跌1.2%,盘中跌幅一度达2.2%,该指数2月27日下跌3%.
由这次大跌引发的对中国股市的五点反思
新京报:2月27日,A股市场暴跌超过百分之八,引发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二”,包括港股、美股在内的主要市场跌势惨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巴曙松:A股市场如此大的跌幅,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都可以说是一次不小的“股灾”了。尽管我并不认为A股市场下跌是全球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是至少是一个导火索。如果说,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还有限,参与的投资者还不是很多,所以如此大幅的下跌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还有限的话,那么,至少这次大跌给了我们反思中国股市的一个机会:1、目前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结构过于单一,甚至可以说有些畸形,如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类已经接近半壁江山,这种单一的上市公司结构与中国现实的经济结构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当金融类上市公司调整时,就会带动整个市场过大幅度的调整。
2、失真的指数放大了系统性风险。目前市场上广泛参照的上证综指,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盘蓝筹的回归和上市,已经日益失真,除了原来新股上市当天记入指数的有意扭曲外,回归的大盘蓝筹中,可流通的股份比率不断降低,主要的大盘蓝筹一般在5%左右,这就为通过左右这些流通比率很低的大盘股来左右指数、进而影响整个公众的市场情绪提供了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007年以来市场波幅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缺乏多样化的风险对冲工具,会扩大市场波幅。因为没有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并期望股票价格上升是获利的唯一路径,市场在上扬过程中缺乏内在的对冲机制和制衡力量。
可以假定,如果中国股市有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的话,可能在上扬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小的调整力量来抑制过快的上扬,不会等到市场的市盈率上扬到接近40倍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已经是一个需要调整的市场了。
4、娱乐化、缺乏专业精神的财经新闻体系。一个影响力日渐扩大的市场,一个参与者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专业、严谨的财经新闻报道体系、报道团队。但是,从引发2月27日市场暴跌的一些导火索新闻看,典型地显现出娱乐化、如同报道八卦新闻一样报道可能影响市场走向的新闻消息。
例如,被指责为导致市场下跌导火索的新闻之一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接受的记者采访,就流动性管理、资产价格等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几个判断,稍微检索一下会议的召开时间就会发现,周小川行长参加会议接受采访的时间应当在1月上旬,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之后在转载和报道这则新闻时几乎没有作任何的判断和说明,结果被视为此次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新闻之一。
又如我本人在2006年12月初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年终盘点会议上提及,2006年的2245点与5年前具有不可比性,表现在市场的运行机制、市盈率、平均股价等等方面,如果把现在的2245点与五年前相比,再扣除新股虚增的指数,实际上指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这个会议的文字报道辗转被香港的一家媒体片断摘用,标题被简化为中国股指并不高。随后被国内某几家大型门户网站在股市已经上涨到3000点的时候,以醒目标题制作为中国当前股指并不高。
以娱乐化的风格来进行需要严谨分析的财经专业报道,如果这种风格不改变,如果财经报道的专业水准不提高,不仅会继续成为市场无端波动的导火索,媒体本身也会丧失公众的信任。
5、过于狭窄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选择,也是导致市场大幅波动的深层次原因。相对于庞大的银行储蓄来说,中国A股市场的规模显然是相当微小的,如果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在财富效应等的引导下激发起来,即使一小部分储蓄转换到股票市场,都会推动市场的大幅快速上扬,此时央行所能够控制的流动性也好、银行所控制的贷款规模也好,实际上很难有效影响到这种转换。
如果中国的公众没有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可供选择,依然还是目前或者是买房子投资、或者是买股票基金、或者是存银行这几种狭窄的选择的话,市场的大幅波动就难以避免,特别是在目前这种金融结构的转换阶段。
↓↓↓↓2024年省公务员考试笔面产品推荐↓↓↓↓ | |||
2024公考 面试礼包 |
2024省考 面试课程 |
2024面试 职位保护 |
2024面试 红领培优 |
相关内容推荐: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