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由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和必然的历史过程,意味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首先是从生产力标准出发的。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与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的地步,这种生产关系就要被打破,将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资产阶级既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又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
人类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生产力,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重大推进作用,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工人劳动时间、生活条件已有重大变化。第三,为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不仅在经济关系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有机制上的调整与变化。
在当代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终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在资本主义体系链条的薄弱环节,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从资本主义社会消亡转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所讲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指的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过渡时期从总体上看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这是因为: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改造和消灭剥削阶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分散的农民经济组织起来,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更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同样是一个需要逐渐组织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消灭私有制,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共同点和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相互衔接、发展和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把我们现在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经济特征有: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各个社会成员的劳动力作为统一的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他们共同生产的产品也是社会的产品;社会产品中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归联合体的各个成员消费;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社会成员只能为社会提供劳动,领取个人消费品;由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于不同的部门;每个人参加的社会劳动,是直接社会化的劳动,他们生产的产品,不再互相作为商品发生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也存在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对每个劳动者来说,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社会主义阶段,分配方式还只能和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全体社会成员的各方面的需要,还不能得到最充分的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旧分工已经消失,因而人们已全面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意愿变换工作,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首先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至于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了在存在国家的情况下,公有制采取国有制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单一的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的。具体地说,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正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所以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首先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当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建立起来后,公有制自然就不再是社会主义直接追求的目的,公有制的任务首先应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社会主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生产力要有较高程度的发展;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四,实行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震荡。
(二)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
任何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都需要和会有一定的比例。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比例性,主要是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而实现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计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再存在商品经济,也就不再有市场。他们认为经济的唯一调节者就是计划。计划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根据社会需要提出的。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归根到底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或计划经济,来自两方面的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和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列宁提出了制定经济计划的一些原则:首先,经济计划不是固定不变的指令,计划应根据经验来补充、发展和修改;其次,经济计划不是凭主观随意编制的,而是要有科学根据,应根据技术条件和科学理论制定;最后,经济计划要区分轻重缓急,应有重点,执行经济计划时应贯彻重点。
(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中,都有一定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因而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个人前,应首先进行如下六项社会扣除:(1)用来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部分;(2)用于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测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4)社会管理费用;(5)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开办学校、医院、疗养院等;(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前三部分可总称为社会生产基金,后三部分可统称之为社会消费基金。
由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商品经济,因而按劳分配采取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方式。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实行按劳分配呢?首先,这是由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还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还只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次,这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特别是公有制决定的。
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种平等权利,但这种平等权利还是一种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1)每个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提供的劳动多少便不同,而社会默认这种不同的天赋,从而默认不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2)每个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同。
(四)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仅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要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为转移。
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既要有计划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力,又要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全体社会成员将日益充分地支配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生产力越发展,社会财富越丰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的比重将会越高。
发展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多投入,多产出,即主要依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产品数量,而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二是少投入,多产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它们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竞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收入分配调节和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相互矛盾的方面,也有相互统一的方面,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进发、注重公平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第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2)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运用中必须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地结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它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按经济性质分,按资本组织形式分,也可按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品种、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具有多样性。
(3)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 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通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完善市场体系。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3)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了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四大目标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政府的经济职能。现代社会国家具有政治和经济两重职能。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保卫国家、保卫国内安全的政治职能外,国家还具有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全国市场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的职能是由政府来执行的。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混同于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包括企业经营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这是企业和社会经济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严重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分开。政府正确履行经济职能,在管理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要转变。
(4)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人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经 典 真 题 示 例
例1.(江苏——单项选择题)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D.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就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概念间的基本关系是学习和理解的重点,也是常考点。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表现的形式不同,考生需要牢固记忆。
例2.(江苏——单项选择题)
经济基础是()。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C. 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D. 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基础的定义。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以正确答案为D。考生需要将基本的定义记忆准确,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定义中的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的“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总和”。政治经济学中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有“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等;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各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例3.(山西——单项选择题)
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
A. 扩大生产场所B. 增加生产资料数量
C. 生产资料效率提高D. 增加劳动力数量
【答案】C
【解析】扩大再生产是指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和生产场所的扩大,或者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按扩大的方式又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1)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2)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只有当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给那些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好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时,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只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因此C项正确。例4.(江西——单项选择题)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
A. 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
B. 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资本规模
C. 吞并其他分散的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
D. 联合其他分散的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
【答案】B
【解析】资本积聚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要特别注意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三个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5.(广西——单项选择题)
按劳分配方式存在于()。
A. 个体经济中B. 非公有制经济中
C. 私营经济中D. 公有制经济中
【答案】D
【解析】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方式存在公有制经济中,尤其注意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它们实行的分配方式不是按劳分配。
例6.(安徽——多项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包括()。
A. 生产商品时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 生产商品时创造的生产资料价值
C. 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劳动力价值
D.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的新使用价值
E. 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ACE
【解析】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例7.(广东省某市——判断题)
商品的二重性是指价值与交换价值。()
【答案】 ×
【解析】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决定了商品的两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概念中涉及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生产商品)的二重性,这是两个有联系但互不相同的概念,考生很容易混淆。
例8.(广西——简答题)
价值规律的含义是什么,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答案】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1)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
(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3)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筛子作用)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
例9.(广西——简答题)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2)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制社会。
(3)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4)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和谐。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自愿为社区工作。
例10.(河南——简答题)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第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例11.(吉林——简答题)
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答案】(1)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包括生产商品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对资本家来说,就是他的生产成本。商品价值中的C+V之所以独立为生产成本,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决定的。
(2)生产成本范畴产生后剩余价值不再是可变资本的增殖,而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一个增加额,即所费资本的增加额。并进而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它就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和内容,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