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南省面试前的准备
对于考生来说,在笔试阶段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面试阶段,可以说是个人实力的一种体现。但是,进入面试也只能说明成功才刚刚开始,考生仍需继续努力。就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来说,面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达到40%(每年会有所变化,具体比例由人事部门确定),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还要经过重重考验,从多位面试考官那里拿到通行证。
所以,各位考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认真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面试前的认知
从得知自己的笔试成绩,接到面试通知的那一刻起,考生就需要及时准备面试的相关内容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首先,考生应该对自身和面试相关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认知,以增加自己的胜券。
考生在报考之前,往往根据招考简章的要求来衡量自己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或者只是出于自身兴趣爱好的理由选择某职位,并不会认真对所报部门和职位进行详细了解,报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虽然这种情况对笔试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面试中,考官往往会重点测查考生的求职动机及其与所报职位的匹配性,此时考生往往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识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随着公务员面试的临近,考生必须要对报考时所欠缺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为此,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整合。
一、了解所报考的单位
为了能在面试考场上较好地回答诸如"在众多的公务员职位中,你为何报考我们单位?""能否详细地谈一下对我单位和你所报职位的看法?"之类的问题,考生应该在面试之前对所报单位做一个全面、详尽的了解。
从考生自身的角度来讲,了解所报考单位并不单单是为了能在考场上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更是对自己负责,通过对自己选择的职位的了解来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适合此职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这样既可以减少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被录取之后更快更好地展开工作。
考生在参加面试前,所要了解的有关报考单位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报考单位的类型、职能、具体的组织机构构成及规模;
第二,报考职位的各种信息,如工作的性质、主要职能和责任,对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结构、能力素质结构、心理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第三,报考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报考职位的直接上司的个人情况;
第四,有关单位的新闻报道,曾有过哪些值得重视的热点事件等。
通过对以上相关信息的了解,考生可以对所报单位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结合自己所报职位,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争取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对所报考单位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但是有些单位,由于工作形式比较特殊,不宜对外公布工作情况和工作性质,这时,考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间接了解。比如,报考监狱系统的考生,虽然很难在网站上查找到有关信息,但可以通过查找监狱方面的法律法规、法院的工作报告等进行间接了解。
二、了解面试信息
在详细了解了所报单位的情况之后,参加面试之前还应对面试的常规信息有相应的了解,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无后顾之忧。
在以往的面试中,无论是国考面试,还是各地的省考面试,都会有考生错过面试时间,或找错面试地点的情况发生。所以考生应该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包括面试的时间、地点,需要带齐的证件、物品,乘车路线等基本情况,以免临时乱了阵脚,导致面试失利。
除此之外,考生还应该尽量了解面试方式、进入面试的人员构成、题目的难度和考查方式等。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做好准备,考场上才能更加自如地发挥优势,面试的成功率才能越大。
三、全面了解自己
在做好了"知彼"的准备后,接下来要进行更加重要的内容,就是"知己"。一个人想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无论是公务员面试,还是各类企业的面试,甚至学生阶段参加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自我介绍。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不好回答,特别是在公务员面试中,不允许透露任何私人信息,那么如何既客观地让考官了解自己,又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呢?首先需要的就是考生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头脑中对自己形成一个立体、全面的认识。
为了给不同的考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建议,我们暂且把考生分成两大类:即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的考生。下面分别就两大类考生的具体特点给出几项科学的评价标准,考生可作为参考,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的结论。
(一)认真、全面地整理自己的过去
俗话说:"知人易,知己难",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对自我作出一个客观、完整的评价。而要认识自己,则要从对过去的回忆和总结开始。
对广大面试考生而言,这是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事实的一种方式,需要一个清晰而有条理的模板。合理、熟练地运用此法则,可以在面试时充分表现自己,能够使自己的介绍具有清晰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其具体实施方法为:
1.回忆自己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也许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没有成功的项目经验,但这并非是一件坏事。实际上,公务员面试考查的是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消除这种顾虑,尽量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客观地展现给面试考官。
在全面思考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时,应届毕业生可以主要回忆大学期间或研究生期间发生的事件,从中挑出有代表性的、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或者从中取得过一些经验教训的事例。比如:在学习方面,你在什么情况下,学习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方法,并取得了什么效果;在社团活动方面,你为什么要参加,用什么方法,做了哪些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效;在工作或实习经历方面,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的,如何明确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采取了什么方式,有什么收获;等等。由于公务员面试时间的限制性,考生一般回忆自己大学入学以来的经历、阅历就足够了,不需要把高中或初中时代所获得的奖励也一一罗列出来,否则会给考官你很"天真"的感觉。
对于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在思考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时,也不能只围绕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夸夸其谈,重要的是要根据以往所从事的工作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帮助等。针对自己所报的职位,考生可以结合过去的工作经验选择陈述对日后开展工作能够有所帮助的方面,尽量让考官体会你较为成熟的处理问题的态度、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其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热情或能力。
无论是哪一类考生,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都要尽量做到全面、详细、重点突出。要注意这是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是考场上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真正面试时还需要做到融会贯通,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结合到具体的答题环境中,让考官比较自然地了解你。
2.挖掘闪光点
在公务员面试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考生不能事无巨细地向考官说明自己曾经做了什么,有哪些成功之处,那么就需要把这些记忆和事件做一个浓缩,找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挖掘出自己的闪光点。公务员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而挖掘闪光点就是在这些事件中找出公务员面试所要求的这些能力,同时找出例证证明你具备这些能力。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可以挖掘自己大学或读研期间所组织或参与过的各种活动,从中总结出自己在活动中积累了哪些经验,获得了哪些启发。比如,2010年夏天,你作为校学生会干部组织5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之夏辩论赛"活动,并成功获得了亚军。从这件事中,你可以找到如下闪光点:
计划组织能力--作为学生会主席,先组织本校各系进行小组赛,从本校冠军队伍中挑选5人代表学校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之夏辩论赛"。带领队员熟悉辩论赛流程,掌握辩论的技巧,目标是要获得冠军。
综合分析能力--全国共有30支队伍进入决赛,实力都非常强,特别是某知名文科高校代表队,参赛人员都是中文系和法律系的辩论高手,而我们的选手多来自工科专业,相对来说言语表达能力不好,分析所带团体的优劣势。
沟通协调能力--自己主动整理资料,组织小组学习流程,编制训练题,小组训练,根据工科专业学生思维发散的特点分配任务,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选手担任主辩手,注重团结合作等。(尽量详细,包括当中遇到的困难都要回忆起来,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以上只是简单给出一个对事件作出详细分析的方法,同样,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考生,特别是有与所报职位具有相关性的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一定要事先挖掘出自己在过去所做的工作中的闪光点。总之,这样的目的是让考官能够了解你的能力和潜力,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说,每个人都会有其独特的闪光之处,所以,这样的思考和准备也许是你获得成功的制胜之处。
(二)客观、清醒地分析现在
在对自己的过去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和了解之后,就要对现在做一个客观、清醒的判断。人应该活在当下,过去的成绩,即使再辉煌,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只存在于记忆中。公务员面试中,考官看到的正是考生此时此刻的形象气质和精神风貌,因此,考生需要将过去的优势沉淀下来,完美地展现现在的自己。考生对自己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从考生自身来说的,主要包括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每个人都想展现给别人一个完美的自己,特别是在公务员面试的考场上,考生们肯定更希望自己能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没有劣势的人是不真实的,因此,考生需要提前客观地认识自己。
优势,即考生个人内在的、不随外界因素变化的个人素质。比如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及心理素质等,这些素质相对于其他考生而言,是别人很难超越的。考生在总结这些优势时,应针对所报岗位的要求,认真而客观地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具体事例体现出来,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有时候,这些优势并不是你所特有,但是每个人经历不同,可以通过自己经历过的具体事件总结出优势上的独特之处。要知道细节影响成败,考生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细节,即可把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
所谓劣势,是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报考职位所要求,自己却不具备或暂时不具备的能力或素质。找出自己的劣势的目的并不是让考生找出自己存在的某种缺陷从而证明自己根本不适合所报考的岗位,甚至不适合做一名公务员,而是要让考生从自己的角度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面试中巧妙地回避此类问题或化劣势为优势,为自己的面试加分。
如果说找出自己的优势是在做加法,那么找出劣势则是要求考生学会做减法,只有先发现对自己面试不利的因素,才能进一步克服不利因素,以达到优势占有绝对比重的目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要考生完全回避自己的劣势,如面试中经常会遇到"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之类的问题,这时,如果回答自己没有缺点,则会给人一种很高傲的感觉。此时,运用我们以前总结的劣势,就可以巧妙地回答此问题--可以详细介绍自己的优点之后,简单地分析自己的缺点,这种缺点一定是无关紧要的。考生万万不可把职位要求的,但自己却不具备的致命性缺点和盘托出,比如报考税务系统却说自己平时做事比较马虎、不注重细节等,这等于直接把自己挡在了公务员的大门之外。
另外,找出自己的劣势有利于考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反省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尽量将劣势变成优势。
2.外部因素
相对于可控的内部因素来说,外部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在公务员面试中,考生可以了解到的外部因素包括其他考生也即竞争对手的自然情况,考官的组成,报考单位的具体情况等。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可以让考生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这些因素不可控制,完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你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而别人没有,那么,你就已经确立了一定程度的优势。这也等于是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一些。
所以,客观、清醒地分析现在是完全必要的,合理地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利用系统思维的方式对自己加以总结和了解,更加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
(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未来
全面地了解自己还包括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合理的定位,能否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未来,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人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对于公务员来说,善于管理自己是一项重要的,或者说是必备的素质。任何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管理。而面试过程中,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考查标准。比如,在以往的面试题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请问你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现在的工作比较艰苦,你会不会提出辞职或调离?"很多类似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的求职稳定性,考生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设置,则很难回答这样的试题。
在规划未来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方向,最好能向考官说明今后要实现的目标;其次,要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有些考生目标远大,但是不切实际,会给考官一种好高骛远的感觉,因此最好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逐步实现;再次,还要注意目标要与职位相关,不能说所报考的是秘书岗位,而自己的目标是成为科学家;最后,要表明自己为了达成目标,所要作出努力的决心,也许过程很漫长,但是自己一定会潜心学习,不断进步。
在面试时,考生能否对自己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往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特征、性格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官对考生的评价。因为一个无法完整认识自己的人,很可能不知道自己未来工作将如何进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决定了面试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