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31. B[解析] 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强调了环境即外因对人的重要影响。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A、C、D都是在强调内因的决定性。故本题选B。
32. C[解析] 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现实中我们看待某一事物既要看到其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好的一面,但是要弄清哪一面占主导地位,即哪些是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不能因为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就否定其好的一面。本题选C。
33. D[解析] “下”因“上”而存在,“右”因“左”而存在……这些本来是互相矛盾的双方,其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依据,生动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故选D。
34. A[解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在实践过程中,尊重质量互变的客观规律,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故本题选A。
35. D[解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度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标志。故选D。
36. C[解析] 这是列宁说过的话,这句话指出了意识的起源,即物质决定意识,正是由于物质具有反映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意识,这说明意识是从自然界产生的,是一种必然。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C。
37. B[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批判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说。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性。运动的、发展的、实践的、客观的既是马哲的特征,也是其重要内容,但不是其本性。科学的、真理的只是马哲的一个客观特征,并不足以说明马哲的本性,许多学说都是科学的、真理的。故选B。
38. B[解析]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故本题选B。
39. A[解析] 划分阶级的最重要标准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其次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次是分配方式。故本题选A。
40. A[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哲学依据。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故本题选A。
41. C[解析] 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2. A[解析]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
43. B[解析] 王稼祥是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第一人。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发表于《解放日报》。这篇文章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44. B[解析]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5. B[解析]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问题就都好办了。
46. C[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47. C[解析] A项,《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发表于1928年10月,主要阐述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条件和原因。B项,《井冈山的斗争》发表于1928年11月,主要阐述井冈山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问题。C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1930年1月,主要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及其意义。D项,《反对本本主义》发表于1930年5月,主要从思想路线上批判“城市中心论”,阐明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8. D[解析] 毛泽东认为,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和根本属性。这就从军队的性质上划清了人民军队同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界限。同时,把军队的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军队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使之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
49. B[解析]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全会明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50. D[解析] 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国共两党为之奋斗的共同纲领。
51. B[解析] 建党初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对党直接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党放在“在野党”的位置上,放弃了对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他一味强调工人运动的重要,反对党从事和领导军事工作,主张“宣传民众与组织民众,在群众中扩大我们的势力”,认为从事军事工作,就无力顾及民众工作,是徒然“替别人作苦力”,“替别人造成战胜的局面来压迫我们”。因此,当时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先后组织和领导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
52. C[解析]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至1946年5月全面内战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继续实行减租减息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分配给农民;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设立人民法庭。
53. C[解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主党派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的性质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对此,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曾经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就将变成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54. A[解析] 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及其成立时间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
55. C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相应也具有两面性。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56. B[解析]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我国于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在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了。
57. D[解析]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国内主要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在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人民内部的矛盾成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58. A[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59. A[解析] 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一项重要建党原则,是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60. C[解析]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最主要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