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16:51:24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未知
一、《芒种》——赵方婧/音阙诗听
“于鲜活的枝丫,凋零下的无暇。”
1. 芒种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我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芒种》的歌词中也提到了很多佛教元素。
印度佛教一般认为是汉朝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白马寺:汉明帝时期建立,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魏晋时期,佛教“般若性空”思想在士大夫阶层得到广泛传播。南朝时期各帝王皆信奉佛教,梁武帝建造了大量佛寺,并四次出家都由朝廷出资赎回。北魏文帝建造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营建了龙门石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隋文帝建造了国家寺院—大兴善寺,作为弘扬佛教文化中心。两宋时期定道教为国教,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元明两朝,禅宗、律宗兼容儒释道思想,得到发展。清初皇室信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受到抑制。乾隆时期编译的《汉满蒙藏四体合璧大藏全咒》,对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近代和当代,佛教思想进一步和哲学文化融合,佛教倡导的“缘起、因果、慈悲、圆融”对当下社会大众普遍“金钱至上、信仰缺失”是一种启迪和精神回归。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二、《孤芳自赏》——许嵩
“他们说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落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
1.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出自明代孙仁孺的《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文化水平高、审美能力高的人谓之雅(文雅之人),文化水平一般或是没有多少文化、审美能力一般的人谓之俗(通俗之人)。文艺作品或文艺表现所表达出来的艺术美,文雅之人和通俗之人都能够欣赏,谓之雅俗共赏。
2.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孤芳自赏》歌词中唱到“谁的故事有营养,大俗或大雅的都在理直气壮。洒狗血或白雪的现场,都邀我观赏,还真是大方。”形容高雅艺术作品常用成语“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与阳春白雪相对的成语就是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需要注意的是,下里巴人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语。
【题目】
1、 佛教的发源地在(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埃及
D. 古代巴比伦
答案B。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乔达摩·悉多所创。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造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 ),位于( )。
A. 白马寺 洛阳
B. 白马寺 西安
C. 灵隐寺 杭州
D. 相国寺 开封
答案A。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为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亦称为中国佛教祖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 |||
公考第一课 | 2024版国考图书 | 第18版5100题 | 申论答题纸 |
系统提升班plus | 笔试悦享班 | 历年臻题 | APP会员年卡 |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