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资料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01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言语理解;难点备考技巧

201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言语理解;难点备考技巧

2014-09-14 14:41:04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国家公务员笔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不会很长,主要是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主旨,筛选信息。华图教育专家针对言语理解中最常考和考生最容易犯错的两种题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总结出详细的备考技巧!愿考生在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语句表达

  国考中的语句表达题型侧重考查考生的优化表达能力,即如何表述最恰当、最连贯、衔接最准确。所以择优原则在这类题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也就是说答题过程中要在四个选项之间比较得出最佳选项。语句表达可分为三个小题型: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与下文推断题。三者考查方式略有不同:语句排序题将原文段句子顺序打乱,要求考生重新进行排序,使文段句意明确、表达通顺;语句衔接题将原文段中某一句话隐去,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填入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句;下文推断题要求考生合理推断文段的下一段话可能阐述的主要内容。三种题型的题量一般共计2——6题。其中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为必考题型,下文推断题为选考题型。从近几年的国考命题趋势不难看出,语句表达类题的比重有加大的趋势,且语句衔接题逐渐成为热门题型。这也是考生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如下面一题:

  (2013-国考-48)所谓声誉,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的评价。声誉良好的企业,意味着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扮演着可以信赖的伙伴角色。个人或者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将更多的获得利益相关方的青睐,而且彼此的交易更倾向于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往往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B. 是凭借自己或者他人的交易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C. 需要考虑双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要

  D. 合作对象的知名度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语句表达类题目来说,保持主体话题的连贯一致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阅读中要试图找到贯穿文段始终的一根主线,以这根主线为依据去选择答案才能与文段语境衔接紧密流畅。如上面一题,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横线前后两段文字论述主体一致,横线前文语境提到“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横线后文语境提到“良好信用记录”,可见只有B项中的“交易经验”可与前后语境主体衔接,保持话题连贯一致。

  又如:

  (2014-国考-47)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钢、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汉代时,佛教的传入对香炉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元末明初,原先其它材料制成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则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A. 宗教对于香炉制作技术的影响 B. 焚香习俗逐渐淡出礼仪的原因

  C. 香炉制作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 D. 宣德香炉的制作及其艺术成就

  本题为下文推断题。文段尾句提到“明代宣德香炉”,根据主体话题的连贯一致原则,此主体即开启了下文,也就是说下文的论述主体与文段尾句保持一致。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另外,文段中出现的关联词、标点符号等语境信息,也极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看似简单,实则为一种综合考查类的题型,需要考生同时具备准确的理解能力与优秀的表达能力。其考查形式为将一段文字中的几个实词或成语隐去,要求考生根据文段语境内容在四组词语中选择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国考中题量一般为20题。

  如下面一题:

  (2014-国考-37)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周 斥责 检查 B. 不力 指责 检讨

  C. 不善 苛责 检点 D. 不当 谴责 检察

  说逻辑填空是一种综合考查类的题型,原因就在于做题过程中的思路必须分两步进行:首先,需要从文段语境中寻找信息,判断出空白处应该填入符合何种要求的词语或成语,这其实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其次,需要在四组词语中进行词义辨析,通常为近义实词或易混淆的成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组填入空白处,使表达准确通顺,这其实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正确表达与优化表达能力。可见,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失分。

  如上面一题,阅读语境可知第三空填入的词语应与后文的“自己”搭配。根据搭配恰当原则,只有B项的“检讨”符合要求。A项的“检查”意为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一般搭配“身体”、“工作”等;C项的“检点”意为言行谨慎,如“言行有失检点”;D项的“检察”意为检审被检举的犯罪的事实,如“检察案件”。

  近年国考的逻辑填空题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题目难度逐年增大。这一趋势既体现在文段的阅读难度增大,也体现在词语之间的难以区别。所以,这也使得逻辑填空题成为考生们很容易失分的题型,而且很多人感觉做题全凭语感,没有可操作的技巧,备考也无从下手。

  事实上,要做好逻辑填空题,确实跟考生个人的语感和语文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也有技巧来辅助提高。另外,在备考期间也可以从多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逻辑填空题中存在大量的高频实词与高频成语。如“质疑”与“质询”、“商量”与“商榷”、“按部就班”与“墨守成规”、“举足轻重”与“举重若轻”等。这些高频词语通过大量做题很容易总结出来,且部分高频词语出镜率极高,如2013年国考中逻辑填空的第一题和最后一题均考到“举重若轻”,且均为正确选项。故考生在备考练习过程中应注意自我总结,准确记忆高频词语含义以及近义词语之间的细致区别,提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另外,逻辑填空题的很多文段来自于几大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题源”。故假如备考时间充裕的话,可有计划地进行朗读训练,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朗诵这几大公共媒体上的文章,尤其是社论性的文字以及与文化有关的文字。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短时间内抓住重点,且对于培养语感、优化合理用词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方法,可根据考生自身的文字基础、备考时间及学习计划来实施和调整。
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尽在华图教育网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国考
备考策略
国考
问答百科
各部委
职位分析
万人
模考大赛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周边信息|住宿|饮食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技巧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分析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笔试时间|内容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国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

招考信息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招考职位 面试公告 成绩查询 录用公示 官方通知 考试日程

报考指导

新手入门 公告解读 大纲解读 职位分析 报考数据分析 报名指导 职位职能介绍 历年考情 数据汇总 政策解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专业课辅导 名师指导 每日一练 方法技巧 经验分享

行测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申论

归纳概括 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 提出对策 文章写作 综合指导 申论热点

面试

面试指南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技巧攻略 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行测真题 申论真题 面试真题 行测模拟 申论模拟 面试模拟 公共基础知识 命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