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备考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3年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模拟习题及

2013年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模拟习题及解析(2)

2013-02-06 13:44:26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宏阳股份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1.B[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段阐述了美国人不喜欢豆味,使得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这一现实。接着通过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此外”和“加上”阐述了另外两个原因,即“保存难度高”和“市场需求量不大”,最后通过结论性引导词“导致”引出文段重点“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由此可知,A项侧重“对比……不同喜好”;B项侧重“剖析……价格偏高的原因”;C项侧重“探究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D项侧重“指出……技术手段”。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2.D[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前两句论述了历代的政治、历史哲学早已看清权力私有的危害,具有醒世作用,但是又不能融入到法律层面的刚性力量之中,只能转变为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文段尾句通过复合关联词“因此……不仅……而且”来体现文段观点,解释了“咏史”诗作大量诞生的原因,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误区规避] 对比选项,知A项侧重“告诫……深刻教训”;B项侧重“剖析……社会危机”;C项侧重“评价……创作成就”,并且是围绕例子进行阐述的,因此均予以排除。

  3.D[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主题句:“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接着用“没有……也没有……”进行反面论证,加强之前转折词引导的主题句观点。对比选项可知D项表意符合,因此为正确答案。

  [误区规避] A项表述没有紧扣文段重点,文段谈的是“知识”而非“认识”。B项“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表述有误。C项“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表述有误,过于绝对。

  4.B[解析] 结语推断题。文段首先讲述了原始森林土著居民的音乐,接下来用转折词“然而”强调这种音乐的价值所在,即“生命之音”。第三句阐述观点,指出“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故接下来一定是阐述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由此可知B项最为恰当。

  [误区规避] A项表述有误,“自然环境”和“音乐风格”两个概念过于宽泛,在文中并无提及,连贯性也不好。C项不符合论述的逻辑,文段尾句已经提及布鲁斯音乐,再返回来重新介绍土著音乐的历史背景未免混乱。D项的连贯性也不好,忽略了“布鲁斯音乐”一句。

  5.C[解析] 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城市比喻成海绵,接着分析了经济处于上行期和下行期时劳动力的表现,点明了海绵效应的发挥。最后运用转折词“但”表明了作者说话的意图所在,即发出一种呼吁:由于海绵效应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不能过分依赖其缓冲作用。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误区规避] A项主题有误,文段的主题不是讲中国的城市化进程。B项并非作者的目的所在。D项属于主观臆断,并非文中之意。

  6.B[解析] 细节判断题。A项、C项和D项均为原文的摘抄,因此表述均正确。B项偷换了概念,原文第二句“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而并非B项的“生物学”,由此可知理解不准确的是B项。

  7.D[解析] 语句排序题,可以通过寻头断尾的方式初步断定答案所在,再进行连贯性的二次验证。首先寻头断尾,初步断定③为首⑤为尾,D项为正确答案,接着进行连贯性的二次验证。不难发现该文段是通过“关联词语”和“重复词语”进行语句衔接的。其中③中“之所以”同②中的“是因为”具有因果关系,属于先说结果后解释原因的倒装句。②和④中又均出现了重复词语“资本流动”,由此可知两句应该相连。接下来①⑥之间也存在重复词语“新兴市场国家”,最后⑤作为尾句进行原因上的总结。由此可知D项具有高度的连贯性,为正确答案。

  8.B[解析] 语句排序题。考生应首先辨别首句何在,比较①④两句,不难发现句④中“砚起源于”具有发语词的特点,很适合做文段首句。再进行尾句的推断,比较①⑤两句的句意表达,不难发现句⑤中“就成为早期的砚”具有收尾句的特点,很适合做文段尾句,因此初步断定正确答案为B项。接着进行连贯性上的二次验证,其中句③中的“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正是指代前句④中出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接着句②和句①分别阐述了“仰韶文化时期”和“商代以后”砚的发展,最后通过句⑤进行收尾,由此产生了早期的砚。验证有效,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

  9.A[解析] 语句衔接题。根据文段论述的主体,不难发现应该围绕“王师傅”进行表述,只有A项的被动句符合主语话题一致的要求。B、C两项的论述主体为“群众”,因此应该排除。D项论述主体是“他”,而空白处的下一句也是“他”,表达上出现重复,应该排除不选。

  10. A[解析] 语句衔接题。文段通过三个句式相同的并列式论述结构,围绕“欣赏”这一关键词阐述了一个哲理。由于空白处位于最后一句,因此所填句子蕴含的哲理要宏观概括,并且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即“欣赏”。不难发现正确答案应该是A项,即“用欣赏的眼光打量周围,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更加和谐”。B项表述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宏观性、概括性不如A项,运用择优原则应该排除B项。C项“并不缺乏美好”一句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如果填入会导致整体表述不够流畅,也应排除。D项“心情”一词不妥,如果填入也不够流畅通顺,与论述主体不符,予以排除。

热门推荐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汇总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专训辅导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项专训辅导课程

  2013年国考结构化面试7天突破班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差异性专业化面试课程

↓↓↓↓2022年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产品推荐↓↓↓↓
2022省考
成绩查询
2022省考
面试礼包
2022省考
面试峰会
2022面试
分数线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huatu)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省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