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1 14:25:3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参 考 答 案
1.答案提示
一是在扶贫对象上,我国扶贫的地区多为地点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的地区,涉及的扶贫人数多。二是政府关注程度上,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开展各种各样的救济和扶贫行动。三是扶贫方式上,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相结合。四是在扶贫内容上,物质扶贫与精神、文化教育扶贫相结合。五是在扶贫的途径上,政府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与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激励贫困人员自力更生相结合。
2.答案提示
存在的问题:一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分钱、分东西”的方式为主,缺乏引导和管理,民众参与度不高。二是以上级政府拨款和物质等“输血式”为主,缺乏对贫困地区精神和文化教育的重视,农民精神生活匮乏,赌博、迷信盛行,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三是地方官员处于“服从上级领导指挥”的状态,扶贫脱离当地实际,造成“大家都很累”的结果。四是当地政府服务意识欠缺,管理和引导方面缺乏,对扶贫工作不重视,扶贫专项款存在落实不到位和被挪用现象。
对策建议:一是政府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非政府机构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二是政府扶贫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引导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扶贫。三是当地政府要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好扶贫专项款,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有效扶贫。四是扶贫工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3.参考范文
共同行动,减除贫困
贫困,像挥之不去的阴霾一样,总是若隐若现地笼罩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上空。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但是一些从贫困地区发出来的信息仍时不时地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比如贫困山区每天靠黄豆焖饭度日的小孩子,比如生了病无钱医治甚至只能回家等死的贫困农民。更让人们忧虑的是,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不为人们所知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或许有些贫困人口正经历着更多的苦难,却连发出声音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贫困问题,仅仅痛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我国贫困人口众多,贫困无法彻底减除的原因。我国的人口多、基数大、底子薄,这样的历史基础是无法否认的,但跟我国近些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现状相比,我们的扶贫工作显然做得是非常不到位的。扶贫工作过程中偶尔曝出的贪腐丑闻,反映出我国扶贫工作体系的不完善,给了不法官员以可乘之机。一旦扶贫款项被贪污、挪用或者滥用,就意味着相应的贫困人群无法得到救助。除少数贪腐问题外,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扶贫工作方法的问题。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就是直接以钱、粮的方式扶贫,不能解决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所以在国家帮助他们脱贫之后仍然会有一部分人返贫。正因为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总有一些贫困人群在国家一次次的扶贫行动中被“落”下来,使得这么多年困扰我国的贫困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要想彻底减除我国的贫困问题,第一是必须建立完善的扶贫机制,确保国家扶贫款项能够切实地用在扶贫工作上,相应的救济财物能够发放到贫困人口手中。第二是要弄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办法,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彻底消除贫困问题的途径。贫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资源匮乏;二是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与外界交流困难;三是缺乏社会保障,无法抵御疾病、天灾等风险。在进行扶贫工作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在扶贫工作上采取了创新的机制和办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我国云南地区采取的小额扶贫信贷,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广东省采取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办法,使得扶贫干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扶贫对象进行帮助,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贵州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采取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人工草场,促进畜牧业的办法进行扶贫,彻底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减除贫困,不仅仅需要国家在扶贫工作上的完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予贫困人口关怀和帮助,消除对贫困的歧视,减少贫困人口由于被歧视、绝望等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颓废、消极现象,才能使他们内心产生脱贫的动力,国家的扶贫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我国才能够尽快地彻底消除贫困现象。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减除贫困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