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迁徙”现象的背后

家住燕郊的一些老人每天四点多起床,在凛冽的寒风里排队一个多小时,只为在北京城里上班的子女占一个座位,他们说,有些人已经排了近两年了。

在北京国贸、通州草桥等地段,每天都有大批等候公交车的人排起的长队,交通拥堵情况严重。据了解,这些人大多是来往于北京燕郊的上班族,他们在燕郊买房,在北京上班,过着“朝六晚八”的双城生活。每天下班以后,在国贸桥到大望桥之间这段路显得异常拥堵,私家车、公交车排起了长龙,场面颇为壮观。但是,最为壮观的可能要算排队等候公交车的人群,每一个公交站牌前几乎都排开了长队,人数多时每队不下百人,人行道拥挤不堪。

查看更多
李红玉

  中国社科院城市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规划室主任李红玉表示,由于地面交通的运输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起燕郊的人口压力。而轨道交通缺失,私家车、公交车、轨道交通之间的无缝对接(包括交通枢纽、停车场、场站设施等)也远未实现,交通体系还不完善,导致了燕郊目前的通勤压力。

张耘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张耘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并未改变。随着城市中心大量普通住宅被高档公寓和写字楼替代,形成了“就业功能向中心区集中、居住功能通过城市扩建向郊区蔓延”的发展格局。中心城区承载的资源多,但房价高,普通人根本住不起,只能向郊区分散,“职住分离”的现象日益突出。

深圳广电集团

  北京居高不下的房价,促使了北漂上班族选择远离城市的周边地区安家,也促使了“睡城”的形成。当然,对于人口早已饱和的北京而言,在周边出现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睡城”是可以理解的,这不仅减缓了北京城内的拥挤,而且会带动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但是,这些周边城市的发展,却一直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一边是跨省上班族朝五晚九,一边是睡城发展畸形,配套落后。这样的现实矛盾,急需解决。

家住燕郊的一些老人每天四点多起床,排队一个多小时,为在北京城里上班的子女占一个座位,对此你怎么看?

家在燕郊,梦在北京。这是北漂的真实写照。他们之所以每天往返四个小时来往于北京与河北,他们的父母之所以要早早起来排队占座,只为孩子多睡一会,是因为北京较高的房价,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动辄三四万一平的房价对于公司小白领们无疑是天价。无奈之下,在北京周边买房就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往来的不便,路途的遥远,对于天天上班的他们无疑是一种心理的考验,据了解,仅燕郊一地,就有40万人,几乎每天过着这样的日子。

高房价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得方方面面,导致他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压力的增加,也把压力自然传送到父母。当一个人在天天要背负着无法承受的负担前行时,又何谈幸福与快乐!

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政府要把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作为解决房价的一个重要措施。政府如果能把廉租房、经适房做到量足物美,那么年轻人就可以把它作为首选,在减轻自身负担的同时,也能离北京上班的地方较近,这样也会间接的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

第二:加快住房联网制度,对于多套非自主房征收房产税,挤出多余的房子,降低供需比,从而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

第三:对于青年人本身来说,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家庭状况,不要不顾自身条件买房,从而使房子成为自己承受不了的一个负担,一定要量力而行。也可以在工作地较近的地方先租房过渡。

第四:对于在北京发展空间有限的人来说,也可以在家乡选择就业,降低自己的负担,减轻自己的压力。

总之,政府,个人只要都各尽其力,那么一定能妥善地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衷心地希望,不远的将来,老人能露出开心的笑容,再也不用在凛冽的寒风里为孩子占座。

查看更多

教育问题 文化问题 城市建设问题 公务员改革问题 社会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