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指的是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已经成年且具备谋生能力,但却赋闲在家,仍然依靠父母供养。
客观来说,一部分“啃老族”并非主动“啃老”,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去生活,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就业难、社会竞争大、房价偏高等社会环境因素客观上促使年轻一代“傍老”与“啃老”;还有一部分“啃老族”则是由于缺乏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勇气,承受不起挫折和压力,选择了逃避,整天无所事事,做“啃老族”。
“啃老族”现象的产生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进行公正客观的分析。
一方面,“啃老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家庭收入和财富也不断增加,部分家庭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仍有余力对子女进行经济支援。
但另一方面,“啃老族”更多地反映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成本大、就业难等客观因素导致年轻人被迫“啃老”;而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啃老族”的存在则说明当代一部分年轻人还没有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长此以往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社会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家庭的和谐可以说都是不利的。
第一,长期“啃老”很可能导致年轻人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年轻人过分依赖父母,必然造成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踏入社会后“等、靠、要”思想严重,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退缩、萎靡的情绪。第二,当“啃老”由“无奈的过渡”变为“主动的选择”时,“啃老族”勤奋拼搏的精神就会完全消解,心安理得将啃老作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变得意志薄弱,无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第三,啃老的出现对于广大被“啃”的父母而言,也会形成强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对于“啃老族”现象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对“啃老”的年轻人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政府、社会应该为那些被动的“啃老族”减轻压力,为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给予适当的帮助,降低青年的生存成本和求职风险。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最廉价、快捷的方式(如网络)进行失业登记,使待业青年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指导。
第二,家庭也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观念,不能过度溺爱孩子。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逐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磨练其意志,走向成熟,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第三,最重要的是年轻一代自身要加强学习、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那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啃老族”,要能够树立正确的、务实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学会在失败中、在挫折中成长,尽早学会自强自立,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年轻人。
总之,一个国家青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决定了整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对于“啃老族”现象,我们必须要予以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广大青年能够顺利就业,独立生活,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有人向报社反映,廉租房中的住户不符合条件,举报有开豪车的人住廉租房,社长让你去做一个调查,如何能够保证此次调查的情况真实、全面、有效?
廉租房中的住户不符合条件的有关调查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我只是报社的工作人员,缺乏强制性的权力,因此我将采取以下多种措施保证本次调查的情况真实、全面、有效:
第一,保证调查对象的广泛性。核查廉租房举报的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不仅有可能当事人态度蛮横,而且被举报房产的所在地机构也不一定积极配合工作。媒体不久前就曝光过北京某街道负责人在保障性住房公示期间接到居民举报电话,称一户家庭在郊区另有房产,不符合申请资格,该负责人两次前往举报人提到的郊区某地,但当地村委会却拒绝提供屋主证明,最后工作人员先后三次走访当地土地所、人大、村委会等多个单位,才得到证据证明该处房产确系被举报人所有。因此,本次调查我将从被举报人、举报人、被举报人的邻里、被举报人的单位及同事、街道办等各方面了解情况,尤其要重视相关社区、单位的协助,对个别有代表性的人员会进行单独的访谈,以面对面的方式得到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
第二,保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和立场。我在调查中将不预设立场,抵制先入为主的影响,不戴有色眼镜,注意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认真倾听各方倾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力争将工作深入到位,能深层次、彻底地找出关键线索。
第三,汇总调查数据的专业性。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其中廉租房的主要保障对象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我在调查数据的汇总中,将尽量做到耐心、细致、全面,按照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对被举报人的家庭人口、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住房占用套数、住房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客观的调查摸底,做最后的定性分析时力争以事实说话、尽力做到专业。
总之,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关系到民生工程的口碑与公信力,我一定我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次调查工作,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帮百姓谋利益。
科学设置准入门槛,是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对于河南省项城市出现的“娃娃经适房”和其他地区保障性住房分配中问题频现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政府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是为解决住房市场化过程中部分无法承担过高房价群众的住房问题,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等状况不同,准入的门槛也不同。如何保证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分配的公正和公平是摆在政府工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我认为“娃娃经适房”是部分人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方式骗取了经济适用房的居住权的行为。导致“娃娃经适房”和保障性住房分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监察部门把关不严、公开透明监督难。我们看到经济适用房申请者年龄的审查、就业职位的审查对于监察部门来说并不是难事,可是网友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而监察部门却不能发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事件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娃娃经适房”中的娃娃并不是普通家庭中的娃娃,这种对于权力拥有者一路开绿灯的行为,导致了公开透明的监管难以执行。
第二,后续管理缺位,导致退出难。对于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的收入、财产和住房等动态情况难以把握,导致退出政策和机制还不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退出制度的缺位使很多人认为保障性住房一经分配就难以收回,甚至有些人认为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是终身制,很多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而采取了不正当行为。
第三,商品房价格过高,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严重不足。采用不正当手段的申请者主要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因为存在刚性需求,但又无力承担商品房的价格;另一部分人是已经拥有住房,但是为了谋取房子出租的高额利润而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申请保障性住房。所以娃娃即使没有住房需求也要采取各种手段申请经济适用房的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公平分配,杜绝部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居住权的行为。我认为政府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分配制度。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分配的具体政策与规章制度,明确分配的和管理的工作程序和要求。针对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查、退出等每个环节和程序都作出细致、规范的规定,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分配的全过程都有制度把关。
其次,严抓分配程序,保证分配过程全透明。为确保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分配的公平、公正,相关部门在受理公证申请后,应指派经验丰富的公证人员在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分配环节中全程参与。同时要在网上公布申请人员的名单和详细信息,将分配方案至于老百姓的监督下,接受人民的监督和举报。
最后,重抓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机构对保障房的申请人员做定期的审核,对申请人员的家庭收入状况是否有所改观、是否有了私家车、是否买了商品房等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一经发现申请人不符合申请资格,马上要求其交还房屋的居住权,真正做到有进有退。